第139章【吳越大帝】(2 / 3)

北漢的建立者劉崇,本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親弟弟,郭威奪取了後漢的江山。自然就跟劉崇結下了深仇,更何況郭威在稱帝前還殺了劉崇的兒子劉贇,這又在仇上加仇,所以從後周建國時起,就與北漢結下了不解之仇。

後周年間,北漢就曾兩次進犯中原。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北宋開國後,北漢主劉承鈞也曾和原後周的昭義節度使李筠聯兵南下,但同樣也隻是換來一場慘敗。

這一戰結束後,趙匡胤有意用和平方式解決北漢問題,遂傳書給劉承鈞說道:“小劉,你跟後周是世仇,所以不肯屈服,這倒是可以理解。不過我跟你素無積怨,又為何因此困一方百姓乎?若真有誌於中國,宜出太行一決勝負。”劉承鈞接到書信後立即派人答複,稱:“老趙你別逗了!

以河東土地甲兵,不足當中國之十一,以此守土,猶懼漢室不得血食(祭品),安敢南下太行乎!”趙匡胤哀其言,便笑謂來使道:“為我語劉鈞,開爾一路以為生!”至此終劉承鈞一生,趙匡胤都沒有出兵北伐。

當然以上這段對話,隻不過是雙方使用在外交場合上的一種套話,並無任何實際意義,趙匡胤絕不會去可憐劉承鈞,劉承鈞也不甘心始終偏安一隅,隻要時機一旦成熟,雙方翻臉的速度肯定比翻書還要快。不過,昭義之戰結束後,劉承鈞至死都沒能找到再對北宋發動戰爭的戰機。

而北宋的基本國策是先南後北,也沒有急於對北漢動手,所以其後幾年中,兩國還真就是相安無事,當然這種狀況注定是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的。

北宋開寶元年(968年)七月,劉承鈞在晉陽病故,死年四十三歲,因他本人無子,所以臨死前立養子劉繼恩為帝,這就給北漢的政壇留下來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劉繼恩的生父名叫薛釗。原本隻是一名極為普通的軍士,不想某日祖墳突然冒起青煙,薛釗不知怎麼就被劉崇相中了,竟然把女兒嫁給了他。後來生下一子就是劉繼恩。沒過多久,劉知遠就開國稱帝,建立了後漢,薛釗一下子又成了皇親國戚,自然就不會再去當兵了。後來被劉知遠直接轉幹,進入了管理階層,頓時身價百倍。

這件事在外人看來,真能把人羨慕得直流鼻血,可是也不能光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其實給一個**當老公也有說不出來的苦衷。

薛釗本人沒什麼本事,劉知遠對他使用一段時間後就徹底放棄了,隻讓他空領一份薪水,劉小姐出身又高。因此很看不起他,經常不跟他見麵,夫妻生活都得不到保證。這樣一來,薛釗在愛情事業上雙雙失落,心情異常鬱悶,每天都要借酒消愁,性格變得十分狂躁,終於有一天沒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竟然提刀去殺劉小姐。

可是這個人的本事確實不大,一個當過兵的大男人。居然沒有能把劉小姐殺掉,於是隻好自殺,好在這回倒是成功了,可是劉小姐卻因此稀裏糊塗地成為了寡婦

。薛釗死後。劉小姐又改嫁給一個姓何的人,並生有一子取名繼元,但不久之後,這對夫婦就雙雙死掉了,劉繼恩和劉繼元又都成了孤兒,劉崇見這對外孫無人撫養。正好又見劉承鈞無子,便叫他把這兩個孩子收養了過去,沒想到後來這兄弟倆還都當上了皇帝。

劉繼恩長大以後,生得上長下短,大腹多須,模樣非常搞笑,可是對劉承鈞卻格外孝敬,從不曾有絲毫違背之處,在盡孝方麵,他無可挑剔。劉承鈞也非常中意這個孩子,於是早早就將他任命為太原尹,把他當做是接班人來培養。

然而劉繼恩在政治上還是繼承了他生父的遺傳基因,盡管當了大官,卻表現得非常無能,什麼成績也做不出來,劉承鈞見罷不禁十分憂慮,隻好向宰相郭無為谘詢道:“繼恩這個孩子,非常孝順,可惜沒有治國之才,恐怕無法守住我的家業,這又該如何是好呢?”郭無為對此卻是聽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