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前麵提到的東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在被唐軍打敗後,麵子無光,出於補償心理,就去找“軟柿子”捏來出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阿史那默啜挑中了位於其國土北方的拔古野部落,於是興起大軍攻打拔古野,在獨樂水大破拔古野軍隊,凱旋而歸。
樂極生悲,阿史那默啜自以為敵人已經完全沒有戰鬥力,所以在歸途時絲毫沒有戒備,但這次他錯了,“軟柿子”雖然好捏,但有時也會有後遺症。就在大汗得意洋洋的歸途上,拔古野的戰士早已經埋伏在路旁的一座柳樹林中,等大汗進入柳林,就遭遇一陣箭雨猛射,大汗當場落馬,被拔古野戰士頡質略斬殺,頭顱被割下帶走。
梁萬頃看到張守圭竟然毫發無傷的回來,而且興高采烈,吊兒郎當的,當下隻覺得氣不打一處來,就跟下麵的人說:“我隻是讓張守圭去牽個馬,他竟然把製服給弄破了,肯定不知道又跑到哪裏去胡混了。左右,把這小子綁起來,給我打!”
就這樣,張守圭被鞭打了數十下。
張守圭感到既委屈,又憤怒。他這樣認真努力地幫領導辦事,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獎勵,還得到一場不分青紅皂白的毒打。
他發現,即使自己工作表現的再好,但是隻要不能往上爬,就會一直被那些能力不如你,武藝不如你,品德不如你的人騎在頭上。繼續呆在這個縣城已經沒有意義,自己一身武藝,何必委屈自己!
是離開的時候了,張守圭本來想把局長抓起來狠揍一頓後,再行離開;後來一想,自己是男子漢,無需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更不需要為了小恩小怨跟局長過不去。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
張守圭想通後,當晚就把行囊收拾了。離開縣城,跑去從軍。
當兵自然很辛苦。每天跟著軍隊東征西討,天天換地方。但軍隊也相對是容易出頭的地方,張守圭因為身體素質好,講義氣,騎射功夫了得(姿幹瑰壯,慷慨尚節義,善騎射),所以很快就混出名頭來。當上的平樂府別將(平樂府在今天廣西自治區)。
(連載更新)
這時候朝廷在招募軍隊到西域去,張守圭想西域是邊疆,常常在打仗,我去那邊肯定立功的機會多,於是就自願參加,跟著軍隊到了北庭都護府報到。他們的頂頭上司,就是右驍衛將軍,北庭都護(駐紮地新疆吉木薩爾縣)郭虔瓘。
北庭都護府管轄的地方主要就是現在新疆的準格爾盆地(北疆)及哈薩克高原,南疆的部分是由安西都護府管轄,駐紮在龜茲(今庫車)。
這時。東突厥汗國第十九任大汗阿史那默啜,派兵攻擊唐軍的北庭都護府的轄區輪台(今新疆烏魯木齊附近),郭虔瓘命令張守圭率兵援救。不料中途遇到突厥軍隊,張守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斬殺敵人千餘名,生擒頡斤(即部落首領)一人,敵人震驚。張守圭又率援軍到達輪台,配合守軍夾擊突厥軍隊,突厥軍隊不敵,撤退。郭虔瓘對張守圭首次獨立帶領軍隊的表現印象深刻。決定予以重用。
這個阿史那默啜,可以說是一個混世魔王。自從延載元年(公元694年)繼承其兄大汗的位置後,一直給唐朝製造麻煩。不斷侵擾邊疆,而其武裝力量最高時,據稱士兵達到四十萬。
武則天時期,東突厥時時侵擾,女皇帝決定實施和親策略,而女主當國,出手果然不同,過去和親,都是派公主,而此次和親,卻是派出帥哥一枚。
這個帥哥是誰呢?他是武承嗣的兒子——武延秀,武則天意想天開,派男人去和親,也算是創下和親史上的記錄了。
(連載更新)
果然,阿史那默啜不是同誌,對基友不感興趣,但又不能說自己要女人不要男人,於是就找了一個借口,說周朝(南周)看不起他,為何不派李姓皇族的人來,而派姓武的小子。又說要興兵替唐朝討伐周朝(武後時的國號),恢複李唐天下,總之,十分鬧騰。而我們的女皇帝雖然殺姓李的毫不手軟,但遇到這種真槍實刀的也沒辦法,不得不立李顯為太子,阿史那默啜才同意把武延秀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