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吳越大帝】(3 / 3)

王悔心想,我所料不錯,可突於果然跟突厥勾結。不過,李過折願意把消息告訴我,表示他確實是信任我,看起來,大事要成就著落在這個人的身上了。於是說:

“大哥,我是可以走,但我走了,可突於必然認為是有人通風報信,到時候大哥就會身處嫌疑之地了。”

“不怕他!我就是不承認就好了,量他也無法奈我何!”

“大哥,我有一個提議,但在提出來之前,必須問你幾件事!”

“好吧,你問!”

“大哥,你是否讚成跟唐朝對立”

“當然不讚成,這幾年,我們就算打勝仗,也要死不少人,根本沒有占到什麼便宜,更別說打敗仗的時候了。”

“大哥,可突於在契丹部落得到大家的擁護嗎?”

“過去幾年還可以,但最幾年他一直瞎折騰,導致不少人心中不滿,隻是他掌握大多數軍隊,大家敢怒不敢言。”

“大哥,我有一個提議,如果成功,則大家榮華富貴,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就不用再看可突於的臉色,不知大哥可願一聽!”

“自家兄弟,你說吧!”

“好!其實我這次來是負有我家大帥的密令,如果可突於不是真心投降,我可以便宜行事,事實上,已經有一支唐軍部署在附近可以接應。我的想法是,今晚恰好有宴會,我們可以在宴會後發動突襲,把可突於及其親信殺掉。我會密令唐軍今夜移動到營帳外圍,到時配合你在四周把營帳包圍,隔絕可突於的援軍,這樣可保計劃成功,就不知道大哥敢不敢。”

李過折看王悔安排的這麼周密,料想他早已經計劃好,於是同意執行。

當夜,按計劃進行,順利砍下契丹酋長李屈烈及可突於的人頭,李過折率領契丹部眾歸順,並將人頭呈獻。張守圭率領大軍北上受降,抵達紫蒙川(內蒙古巴林右旗附近),舉行盛大閱兵。

而張守圭的運氣,真的不隻是小狗“旺旺”叫的旺,也不是拿“旺旺”仙貝來拜拜就可以做到的旺。這個旺,真是到了極點。就在他剛閱兵結束後沒幾天,東突厥汗國發生一件大事,現任可汗阿史那默棘連,被他的大臣梅錄啜下毒,雖然大汗沒有馬上死,還指揮了部下將叛黨誅殺才放心掛掉。但大漢意外死亡還是造成東突厥汗國的實力再度削弱,張守圭少了一大敵手,睡覺吃飯更安心了。

皇帝李隆基聽到前線奏報來這樣的好消息,高興得簡直難以置信。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正月,契丹部落知兵馬中郎李過折(應該是事變後暫時擔任的官職,實際上李過折這時候已經成為契丹部落的軍事領袖)前來長安呈獻俘虜,李隆基封他為北平王,檢校鬆漠軍區都督。

二月份,皇帝在東都洛陽召見張守圭,對他的戰功非常嘉許,就打算封他當宰相,不過中書令兼宰相張九齡堅決反對,所以就改封張守圭為右羽林大將軍兼禦史大夫,而且又任命張守圭的兩個兒子都當官,對張守圭封賞非常多,可以說張守圭是當時的第一紅人都不過。

請記得,開元二十二年,對張守圭及他背後的大帝國,這都是一個巔峰的時刻。

但不知怎的,之後,兩者的步伐都開始有些淩亂。

開元二十三年,契丹首領、剛被封為北平王的李過折,被其部將李涅禮殺害,而且不是隻殺首領一人,而是一家人!隻有一個兒子叫李刺乾的逃到安東都護府(駐紮河北省盧龍縣)才幸免於難。

對這件事,唐朝的處理方式是,赦免李涅禮的罪,任命他當鬆漠都督,然後發一封大義凜然的信不痛不癢的責備他:“卿之蕃法多無義於君長,自昔如此,朕亦知之。然過折是卿之王,有惡輒殺之,為此王者,不亦難乎!但恐卿今為王,後人亦爾。常不自保,誰願作王!亦應防慮後事,豈得取快目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