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吳越大帝】(2 / 3)

有一天,玄宗在勤政樓設宴聽音樂,宴後在樓裏垂簾向外觀看,兵部侍郎盧絢以為皇上已經離去,便揚鞭策馬從樓下緩緩而過,風姿優雅飄逸。玄宗看後,大加讚賞,認為有宰相風度。玄宗身邊的人都是李林甫用銀子買通的,他馬上就知道了這事,便找到盧絢的侄子,對他說:“你家盧大人素來名望極高,現在交州和廣州缺乏有能力的官員,皇上想讓你家大人去,不知可否?如果怕路途遙遠,就要以規避罪貶官了。要不然,以太子賓客或詹事的官職去東都洛陽也是一個辦法。”盧絢聽到後,果然怕的要命,急忙上書請求擔任太子賓客或詹事。李林甫也怕真讓他擔任這類小官會引發爭議,況且玄宗那裏也會懷疑,便先讓他出任華州刺史。不久又在玄宗麵前誣稱他有病,不能打理公務,這時才又把盧絢降為太子詹事,遠遠打發到洛陽去了。這就是李林甫“蜜”和“劍”的標準技法,既害了你,還能讓你感到欠他一份人情!

玄宗又有一次忽然想起嚴挺之來,問李林甫:“嚴挺之現在哪裏?這個人還可以用。”此時,嚴挺之正在絳州刺史任上。李林甫一聽就慌了,急忙找到嚴挺之的弟弟嚴損之,對他說:“皇上十分敬重你哥哥,何不讓你哥哥上書,就說得了風疾(腦血栓、腦溢血之類),請求皇上批準回京城養病?這樣就可以回到朝中了。”嚴挺之不知是計,果然按他說的上書,李林甫就對玄宗說“嚴挺之有病,應該給他一個閑散的官,好讓他安心養病。”玄宗感歎了半天,便也給了他一個太子詹事的閑官。到東京去了,也就打消了重用他的念頭。

李適之也是大唐宗室出身,乃是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的孫子。為人很有才幹。起家左衛郎將,曆任通州刺史、河南尹、禦史大夫、刑部尚書。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因牛仙客病死,他便當上宰相,很得玄宗賞識。李適之自認為和李林甫一樣出身皇室,而且自己還是高祖、太宗嫡係一脈,不像李林甫是枝係所出。所以和李林甫爭權不和。李林甫知道自己遇到了最大的威脅,但表麵上卻不露聲色,退讓堅忍。終於使出了最毒的一招。

一天李林甫假裝無意地說道:“華山有金礦。采金可以富國。”當時邊境十大節度使紛紛增摹士兵,軍費開支驟然增加許多,而玄宗在宮中的用度也比先前多了幾十倍,財政上便麵臨困境。性格粗疏、舉止輕率的李適之不知是計,便中了圈套。一天麵見皇上時,便提出采華山金礦以富國的建議。玄宗也很高興,便問李林甫意見如何。李林甫說:“這事臣早就知道了,不過華山是陛下本命、王氣所在,絕不可開鑿,所以沒敢和皇上說。”玄宗認為李林甫是真心愛護自己。而李適之太魯莽了。便對李適之惱怒道:“以後凡事都要先和李林甫商量以後再來對朕說。”這真是當頭棒喝,一下子就把李適之打醒了,這才明白李林甫有多麼可怕。以後不僅凡事不敢和李林甫爭。而且連章告退。天寶五年,罷宰相職務,保留一個太子太保的閑職。他雖然急流勇退,卻也沒得善終,最後還是因幾個好友被李林甫連興大獄打擊,受株連被貶官流放,又在李林甫派來殺他的禦史到門前服藥自殺。

5.連興大獄

忠王李亨一旦正式被冊封為太子,李林甫就不是爽不爽的問題了,而是感到大禍要臨頭了。他怕的不是現在。而是以後。皇上年紀大了,也是說駕崩就駕崩。一旦太子即位,且莫說李瑛三兄弟的賬。就以他是有名的“擁戴壽王派”這一點,就足夠殺他的。他感到自己不僅是騎在一頭老虎的背上,簡直是一頭瘋虎的背上。他沒有別的選擇,隻有硬著頭皮一路到底,非再把李亨搞掉、把壽王拉上太子的位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