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的夏季,南京早早就熱了起來。蔣介石帶上宋美齡,乘坐軍艦來到廬山,住進太乙峰別墅。一天晚飯後,蔣介石照例出來散步。不同的是身邊多了好幾個警衛,把蔣介石簇擁在中間。走著走著,突然從薄霧遮掩的竹林裏跳出一名刺客,對著蔣介石開了幾槍。蔣身邊的警衛似早有準備,返身一陣猛射,刺客頓時倒在亂槍之中。侍從們跑上前來,拉起刺客追問口供,但刺客已經斷氣。
蔣介石朝鬆林撇撇嘴:“就地掩埋了,不要對外透露任何消息!”這次他不驚不慌,好似早有準備。的確,蔣介石一上廬山就發現了苗頭不對。因為警衛向他報告,說在竹林附近的山溝裏發現丟棄的大段火腿肉,引起懷疑。侍從們拿去一檢驗,發現肉上有濃重的黃銅味,還有清晰可見的鐵鏽斑,斷定是有人用火腿夾帶武器上了山,而且就隱藏在附近,於是立即加強了警衛。這個猜測不錯,的確還是王亞樵指使人幹的,他想在廬山除掉蔣介石。但廬山路上的警衛盤查極嚴,他就派人在上海買了兩隻金華大火腿,用刀將火腿掏空,把兩支德國造的左輪手槍和子彈塞了進去,再用肉末和鹽泥封好。由兩個女人坐上滑竿,帶上火腿,順利通過了哨兵。兩個潛伏在竹林的大學生陳成和劉剛,卻忽視了一件事:他們把槍和子彈取出後,淺淺地埋在地下,把火腿順手扔進旁邊的溝裏,一個小小的疏忽,泄露了天機……蔣介石猜想這事是廣州方麵的孫科等人指使的。但他不知道還有另一項拉攏石友三的更大策劃正在進行……
兩次“剿共”都以失敗告終的蔣介石,準備第三次“進剿”,並由他自己親自指揮。6月22日,在南昌舉行的軍事會議上,他任命何應欽為前敵總指揮兼左翼集團軍總司令,陳銘樞為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動員兵力約十三萬人,由東西兩麵向紅軍根據地開進。
何應欽因為指揮第二次“圍剿”失敗,在蔣介石麵前便矮了三分,說話也不硬氣,坐在那裏,悶聲不響。蔣介石異乎尋常地寬容:“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學習德國人的雖敗猶榮,哀兵必勝!上次我們吃了長驅直入的虧,這回要采取外國專家意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曾文正公剿滅洪楊,也是紮死營,打硬仗,不搞什麼奇謀妙計。這次你在前方一定注意這點。”
何應欽底氣不足地應了聲,拍了拍口袋想掏煙,忍了忍又滑下手去。蔣介石早用餘光瞄住,反而鼓勵他:“你抽你的,我打開窗戶就是。”
何應欽笑笑沒有接話,看見康澤報告進來。康澤也發現何應欽,急忙敬禮,叫著:“老師!”康澤是黃埔三期,也學著一期的老大哥一樣稱呼何為老師。蔣介石對何應欽說:“敬之呀,德國顧問還講道,別動隊很重要,由康澤負責,你們要協調一致。”
何應欽不解:“別動隊幹些什麼?”
康澤代蔣回答:“它是一個情報組織和軍事警察的結合。具體內容有十大項:秘密工作,肅清散匪與共軍,逮捕軍中逃亡者……”
“權力這麼大?”何應欽眼睛直眨,“它甚至可以指揮師長,它算什麼規格?由什麼人組成?……”
康澤說:“都是軍官出身。程度嘛,有大學,也有小學;連長也有,團長也有……”何應欽眉頭緊皺:“回頭向各將領談起來,恐怕大家有意見。”
蔣介石揮揮手:“不用擔心這個,我去對軍官們講清楚。”
蔣介石坐上汽車來到中央軍校,對康澤負責的特別訓練班學員講話。他解下黑大氅和白手套,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同學們,各位就要出發了,我對你們抱著莫大的希望,希望你們記住,我傳授給你們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大道理,這是心法,任何書上都沒有的。你們上前方去剿滅共產黨,不要受共匪的欺騙。什麼共產呀,分田呀,想一想,要是隨便把別人的田分了,誰還願勤儉過日子?那不是都成了懶鬼?我想,中國人都不讚成的。你們到了匪區,要敢冒險,要敢叫共匪把你們俘虜去。過去以後,要作宣傳工作,要探聽軍情,要能夠隨機應變,有機會就打死他們的長官,然後再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