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蔣方仍在踢皮球(1 / 2)

這種形勢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年的七八月份,才有所好轉。這一方麵是因為歐洲已經開辟了第二戰場,羅斯福和丘吉爾都聲明,援華軍火不得用於反共,而且滇緬公路被切斷,軍用物資隻能通過蘇聯入境,而蔣介石早把蘇聯看做是中共的“後台”;另一方麵,國內軍事反共節節失利,財政下滑,人民怨聲載道,一些地方勢力的離心傾向越來越明顯,而共產黨方麵在華北受到日軍的重壓,也力主改善兩黨關係。

疲憊不堪的蔣介石實在無奈,琢磨來琢磨去,最後在共產黨麵前嘴軟了下來。7月21日和8月14日,他兩次約見周恩來。第一次會麵,蔣介石說已指定張治中和劉斐同中共談判,國民黨的聯絡參謀將繼續去延安;第二次談話時,蔣介石表示想好好解決國內問題。

周恩來本不想將事情弄僵:“上次委員長訓示後,我已和張部長、劉次長商量解決問題的途徑。”張治中已在陳誠之後繼任政治部部長,並肩負起張衝的使命。上個月10日,周恩來的父親周懋臣在重慶逝世,蔣介石派張治中前往吊唁,周恩來利用這個機會,請張轉告蔣,他希望同蔣麵談,並希望國民黨指定代表與中共保持經常接觸。

蔣介石不知從何來了一股熱情,左右顧盼後說:“這次要根本解決。一周後,我要去西安徹底解決西北問題,可能會在那裏逗留一段時間。毛澤東上次不是表示要見見我麼?那就在西安見見吧。你告訴延安,讓他們安排一下,到時我派飛機去接他。”

蔣介石的這種安排令周恩來怦然心動。

事情可不那麼簡單。

8月的霧重慶又悶又熱。回到住處,周恩來對窗而坐,犯起嘀咕:蔣介石為何突然提出要與毛澤東會麵?要說惡意吧,又無端倪;要說善意吧,也沒有根據。蔣貌似誠懇,誰敢擔保背後沒有陷阱?直到月掛樹梢,周恩來終於考慮了一個萬全之計,火速發往延安。他提出兩種方案供中央選擇:一、毛澤東稱病,以林彪為代表,到西安見蔣一次;二、要求蔣帶周恩來到西安,而後周飛延安偕一人回西安見蔣麵談。總之,當麵回絕不好,但毛澤東不要出麵。

此時,在延安的毛澤東的確也患了感冒。8月17日,毛澤東回周恩來電:“毛現患感冒不能啟程,擬派林彪同誌赴西安見蔣,請征蔣同意,如能征得蔣同意帶你至西安,你回延安麵談一次,隨即偕林或朱赴西安見蔣則更好。”

也就在這天夜裏,延安收到了一份情報:丘吉爾和斯大林於12日至15日進行會談,討論建立第二條戰線問題。蔣介石自然也知道了這條消息,他很想在東方戰場也上演一場“蔣毛會”,以提高自己的國際聲望。

毛澤東也有這種考慮。19日淩晨4時半,毛澤東以自己的名義電告周恩來:“依目前局勢,我們應見蔣,我感冒已十日,過幾天要動也可以動。關於我見蔣,中央亦尚未作最後決定。”看得出,這隻是毛澤東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