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毛澤東給羅斯福打“收條”(2 / 2)

毛澤東笑了,從口袋裏掏出一封信:“我不會忘,我要給羅斯福總統打收條的。”

毛澤東的所謂“收條”,是要為赫爾利的來訪向羅斯福致意。赫爾利知道信的內容後,也是滿心歡喜。這也是中共最高領袖向美國總統發出的第一封信:

羅斯福總統閣下:

我很榮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爾利將軍。在三天之內,我們融洽地商討一切有關團結全中國人民和一切軍事力量擊敗日本與重建中國的大計。為此,我提出了一個協定。

這一協定的精神和方向,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八年來在抗日統一戰線中所追求的目的之所在。我們一向願意和蔣主席取得用以促進中國人民福利的協定。今一旦得赫爾利將軍之助,使我們有實現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興地感謝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對於中國人民的同情。

我們黨的中央委員會已一致通過這一協定的全文,並準備全力支持這一協定而使其實現。我黨中央委員會授權我簽字於這一協定之上,並得到赫爾利將軍的見證。

我現托赫爾利將軍以我黨、我軍及中國人民的名義將此協定轉達於你。總統閣下,我還要感謝你為著團結中國以便擊敗日本並使統一的民主的中國成為可能而作的巨大努力。

我們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一向是有曆史傳統的深厚友誼的。我深願經過你的努力與成功,得使中美兩大民族在擊敗日寇、重建世界的永久和平以及建立民主中國的事業上永遠攜手前進。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1944年11月10日於延安

“共產黨實在不好對付。”回到重慶的赫爾利來到蔣介石官邸,對蔣氏夫婦說。“好在這一次我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現,花了三天工夫,同毛澤東達成五點協議。”

宋美齡直言快語:“我記得你去延安之前說過,你的任務是幫助我們消滅共產黨的武裝,怎麼又訂起協議來了呢?”

蔣介石也忐忑,急於想知道協議的內容。當赫爾利邊念邊解釋完前二條“大帽子”時,蔣介石還平靜,一聽到“中國政府承認中國共產黨”時,蔣介石再也忍不住了,反問赫爾利:“你同延安訂的這五條未免太寬了!”

赫爾利首次嚐到史迪威遭遇的“厲害”,他苦笑道:“你認為太寬了,延安還嫌它不公平呢。周恩來同我一道回來了,你可以和他再談談吧。”

“不談!要談,隻有一條,中共把軍隊交出來!”

十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周恩來判定,並電告毛澤東:“蔣在目前至多隻能接受聯合統帥部,請客式政府,決不會答複協定。我們須以聯合政府及解放區委員會去逼求,最後關鍵恐在華盛頓。”

果然,電報剛一發走,赫爾利就找上門來,拿著蔣介石的三條反建議,要點是:一、國民政府允將中共軍隊加以改編,承認中共為合法政黨。二、中共應將其一切軍隊移交國民政府軍委會統轄,國民政府指派中共將領以委員資格參加軍委會。三、國民政府之目標為實現三民主義之國家。

周恩來看完後,問道:“蔣介石對聯合政府態度如何?”

赫爾利一聳肩,兩手一攤:“啊,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

“對於國民黨方麵建議要我們參加軍委會做委員這件事,”周恩來說,“我有兩個意見:軍委會的委員都是掛名的,不但沒有實權,而且從不開會,馮玉祥和李濟深就是例子。而且我自己做過政治部的副部長,知道得很清楚,此其一。其次隻要共產黨參加軍委會而不參加政府,你知道,蔣委員長一切以命令行事,因而我們仍不能參加決策。”

赫爾利上唇的白胡子翹起來:“蔣介石告訴我允許共產黨參加政府,但不願寫在建議上。再說,你們參加政府,並不等於沒有實權,事在人為,譬如我們議會的議員,有的能夠控製議會。”

周恩來微歎道:“赫爾利先生,你是外國人,你不清楚蔣介石的做法。我們共產黨人在這麼多年裏,上他的大當還少嗎?你想,在聯合政府沒有成立之前,就要我們交出軍隊,如此我們將連性命也難保!”

赫爾利默然。

“既然你們已經背棄了延安簽過的協定,我準備即刻返回延安。”

“你走前還是見一見王世傑和張治中吧。”

“可以。”

一見麵,王世傑就試探地問:“請毛先生和蔣先生見麵的事,據周先生的觀察如何?”

“這個問題很簡單,”周恩來回答,“毛澤東同誌很願意出來。他已經向赫爾利將軍說過。但他出來必須能夠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辯論。現在民主政府問題不能解決,所以還不是他出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