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多國海軍出動護航(3)(1 / 1)

包括中國海軍在內的各國海軍成功地阻遏了索馬裏海盜的多次襲擊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海軍作戰局副局長2009年11月13日在香港舉行的關注海盜問題國際大會上表示,自2008年年底以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和索馬裏海域成功解救了12艘遭海盜劫持的外國船舶,曾隨艦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南海艦隊作戰處副處長介紹說,曾有一艘希臘商船在距亞丁港20海裏處遭到6艘海盜快艇的追擊,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收到求救信號後,在15分鍾內出動直升機成功驅散海盜,贏得希臘商船的感激和讚賞。

其他國家海軍護航艦隊也多有與索馬裏海盜交手的經曆。例如,2008年,英國皇家海軍在索馬裏附近海域與一艘攔截過往貨輪的海盜船發生交火,共有3名海盜在交火事件中死亡。這是英國海軍首次與索馬裏海盜正麵交火,也是北約海軍展開打擊海盜行動以來的首次實戰。再如,據伊朗國家通訊社2010年4月22日報道,日前有一艘裝載30萬噸油料(價值約1。5億美元)的伊朗油輪在從伊朗哈拉克島出發前往埃及艾因·阿爾蘇赫納港途中,在亞丁灣遭到索馬裏海盜駕駛的15艘船隻的襲擊。在同伊朗艦隊交火後,海盜未能得手,並被迫離開這個區域。

為了應對各國海軍的護航,索馬裏海盜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手法。例如,2010年9月12日,一夥海盜駕駛三湖夢想號從索馬裏港口出海。這艘韓國巨型油輪是同年4月4日被索馬裏海盜劫持的,載有近30萬噸原油。索馬裏海盜駕駛這艘油輪出海無疑給各國護航軍艦出了一個難題。因為,如果護航海軍對該輪實施強攻,可能會促使海盜炸毀油輪,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引發生態災難。

盡管各國海軍護航艦隊在阻止和挫敗海盜襲擊、逮捕海盜方麵成果累累,但各國海軍護航艦隊在應對索馬裏海盜一事上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這突出表現在海軍是一個軍事機構,而不是執法或司法機構。在處理逮捕後的海盜嫌犯一事上,往往難以應對自如。例如,根據聯合國秘書長2010年7月26日向安理會提交的報告,僅2010年1-6月,北約艦隊在實施逮捕之後隨即釋放了約700名索馬裏海盜。釋放這些海盜的主要理由是缺乏起訴他們的足夠證據。然而,即使這一理由確實成立,仍然可以進一步問道:缺乏證據是因為證據原本就不存在呢,還是海軍士兵沒有受過正規的刑事偵查訓練,不能像警察那樣,在逮捕海盜嫌犯的同時,對嫌犯及犯罪現場取證?

為了彌補海軍的這一不足,一些國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美國向第151艦隊派遣了海岸警衛隊的警官。這些警官不僅向艦隊的海軍官兵提供搜集證據和海事法律法規等方麵的培訓,而且在海軍官兵登臨海盜船隻時,為海軍官兵提供谘詢。

一些國家海軍在逮捕海盜的同時,曾試圖同時搜集證據。例如,2010年4月18日,土耳其海軍蓋利博盧號(Gelibolu)護衛艦在亞丁灣巡邏時遭遇了可疑船隻,驅逐艦上的突擊隊員攔截了可疑船隻,逮捕了船上的13名海盜嫌犯,收繳了數把衝鋒槍。在此過程中,當海盜發現土耳其軍艦準備實施攔截時,便開始往海裏扔武器,但是,土耳其海軍用相機拍攝下了海盜們扔武器的鏡頭。

證據問題隻是各國海軍麵臨的諸多問題之一,根據聯合國秘書長2010年7月26日向安理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海軍捕獲海盜嫌犯後需要麵對的問題還包括:將嫌犯千裏迢迢押回海軍艦隊的本國在後勤保障上的困難、在海軍艦艇上長時間關押嫌犯可能招致的人權方麵的質疑、嫌犯羈押在海軍艦艇期間如何接觸律師以及如何確保在海軍艦艇上羈押嫌犯能按常規情況一樣受到司法機關的監督等。

小結: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加拿大、西班牙、韓國、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也門等國先後向索馬裏海域派遣海軍護航艦隊。2008年12月,中國海軍首支艦艇編隊也赴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中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護航。目前在索馬裏鄰近海域實施護航行動的三支最大艦隊分別是北約的海洋盾牌行動、歐盟的亞特蘭特行動和以美國為首的151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