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字經1(2 / 3)

融四歲,能讓④梨,弟於長,宜先知。

【注釋】①九齡:九歲。②溫:使溫暖。③執:執行、保持。④讓:謙讓、不爭;請。

【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原文】首①孝悌②,次見聞③,知某數,識某文④。

一而⑤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①首:首先、首要、為首。②孝悌:孝敬父母、尊重兄長。③見聞: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④文:文學、文理。⑤而:到。

【譯文】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其次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原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①者,君臣義②,父子親③,夫婦順④。

【注釋】①綱:綱領、法則。②義:忠愛之義。③親:慈孝、相親。④順:恩順、和睦。

【譯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滾方麵。(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三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要有忠愛之義,父母同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睦相處。

【原文】曰①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②不窮③。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④乎中。

【注釋】①曰:稱為、叫做。②運:運行、轉動。③窮:窮盡、結束、停止。④應:對應、相應。

【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個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複,永不停止。

東、南、西、北,是四個方向。這四個方向,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向定出來。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①乎數②。

十幹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注釋】①本:根本、本源。②數:指自然之理。

【譯文】金、木、水、火、土,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十幹”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幹”);“十二支”指的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原文】曰黃道①,日所躔②,曰赤道③,當中權。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注釋】①黃道:是太陽在太空中所運行的軌道。②躔(chán):星體運行經過的位置。③赤道:是地球的中線。

【譯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係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地處地球的東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