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指導。
奧巴馬用外婆去世這件事,不僅表達了對外婆逝世的悲痛心情,還讓自己的拉票演講充滿了感情,從而感動了許多的人,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他真誠地讚美了像他外婆那樣默默無聞為美國奉獻的“沉默英雄”,並發誓如果自己當選,將會為所有的“沉默英雄”服務。
奧巴馬極具藝術性的讚美,完美地演示了讚美的重要意義。現實生活中,恰到好處的讚美不僅能贏得對方的好感,更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哈佛學者安德莉亞曾經在課堂上引入了一個管理學上的定律:波什定律,並告訴學生們,在與人進行溝通交流時,波什定律同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波什定律指的是出於人們對他人肯定的強烈渴望,故而對方一旦有所成就,就要毫不保留地稱讚對方。它的好處在於,一旦知道了什麼地方做得很好,人們就會努力在這方麵做得更好。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靈活而準確地應用波什定律呢?可以進行背後讚美和猜測性讚美。
1.背後讚美。
我們都知道,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是不應該的,但是,背後說人優點卻有極佳的效果。
讚美一個人,當麵說和背後說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當麵說一個人的好話,對方會以為我們是在奉承他,討好他;而當在背後說他的優點時,他會認為我們是出於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
在日常生活中,背後讚美他人往往比當麵讚美更讓人覺得可信。因為背後讚美他人,一傳十,十傳百,讚美的話遲早會傳到被讚美者的耳朵裏。這樣,我們讚美別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哈佛心理學研究者調查發現,背後讚美的效果要好於當麵讚揚。此外,若直接讚美的程度不足會使對方感到不滿足、不過癮,當麵讚美過了頭又會變成恭維,而用背後讚美的方法則可以避免這些矛盾。因此,有時當麵讚揚不如通過第三者間接讚揚的效果好。
尤其是對於未來有極大影響的哈佛人才,學會在麵對媒體時,適當地讚美同行,是一種風度,也是一種智慧。
2.推測性讚美。
借用推測法來讚美他人,雖然有一定的主觀意願性,未必是事實,但是能從善意的想象中推測出他人的美好品質,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推測性讚美有兩種,一種是祝願式的推測,一種是預言式的推測。
祝願式推測,主要強調一種美好的意願,用一種友好的態度去推測對方,帶有祝願的特點。
預言式推測,帶有一些必然性、預見性,可以針對工作、生活中可能會取得的成績進行預測。
當然,推測並不等於明確的結果,而是具有多種可能性,但前提是被讚美者本身有實力,有可能獲得好結果。
預言式推測較適用於同事與同事之間,或父母對孩子的推測,總之,是對身邊較熟悉的人所采用的方式,它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讚美是一種美德,而別出心裁的讚美是一種品質。正如哈佛心理學教授迪麗雅說過:“慎言、明確、具體、準確和真誠是任何一種讚美的基礎,但是如果你能在這基礎上做得與眾不同,那麼你就可以為自己申請‘讚美英雄’的代言人了。”
登門檻效應:循序漸進更容易如願以償。
課前預習。
一次實踐課上,哈佛教授蒂莫西帶領他的學生進行了一個著名實驗的模仿實踐。
蒂莫西將學生們分為兩組,安排第一組學生直接到A居民區勸人在自家房前豎一塊“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雖然學生們很賣力,卻仍舊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僅有17%的人接受了這個提議。
蒂莫西安排第二組學生到B居民區,告訴他們,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讚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顯然,這是很容易做到,結果也正如預料,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簽字了。過了幾天,蒂莫西又安排第二組學生向那些簽了字的居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竟有55%的人答應了。
課堂指導。
蒂莫西教授之所以帶學生們進行這樣一個實驗,就是為了向學生們解釋一個著名的理論:登門檻效應,這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與弗雷瑟共同提出的。登門檻效應是指一個人如果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之後,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一個前後一致的好印象,就有可能接受對方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這就猶如登門檻時,我們要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向上走,這樣能更容易且順利地登上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