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隻要對方一張口,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成功談判從心理戰開始(3)(3 / 3)

1.聲音應和諧有序:在打電話時要充滿熱情,不要自始至終采用平淡的語調。

2.采用正確的談話態度:你可以想象正在與你通話的人就站在你的麵前,你要有充滿笑意的眼神和自然的、符合本人特點的手勢。

3.要講文明,講禮貌:說話要客氣。

4.接聽重要電話時,要以準確為第一準則:接聽時要邊聽邊記,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動發問。

最後,還要注意接打電話時自己的坐姿,這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慵懶的姿勢會讓人“聽出你的困意”和“不尊敬”,很可能會毀了一樁好生意。別以為對方看不到你,就可以倚在靠背上,蹺起二郎腿,夾著聽筒,一會兒卷卷電話線,一會兒轉轉筆。其實,這些懶散散的動作,對方早已聽出來,你的話中有不敬,聲調沒精神,就會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在和別人交談時,樹立良好的形象,不僅僅表現出了我們的誠意,而且也會使事情更加好辦。正如哈佛禮儀課講師衛維恩說的:“在電話中,聲音就是你的名片,也就是說,聽電話的人會根據你言語的表現來判定你的為人和形象。”

你的價值與你是否會道歉成正比。

課前預習。

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俄國的大文豪,而且是好朋友。1861年,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完稿,他邀請托爾斯泰到自己家,請托爾斯泰先看手稿並提意見。午飯後,托爾斯泰因困倦,讀著書稿漸入夢鄉,屠格涅夫十分不悅。有一次,屠格涅夫對其女兒的家庭教師大加稱讚,因為她教導女兒為窮人縫補衣服,在慈善事業上捐款,為窮人做好事。

不料托爾斯泰很不以為然,並加以諷刺,頓時惹得屠格涅夫怒不可遏,大聲咆哮:“這麼說,是我把女兒教壞了?”托爾斯泰也不示弱,兩人大吵了一場,從此不再交往。應該說,這兩位大文豪的斷交,托爾斯泰是有過錯的,他比屠格涅夫年紀小10歲,卻對屠格涅夫不尊重。可惜,托爾斯泰一直沒有勇氣認錯,因此兩人的關係一直沒有修複。

過了17年,托爾斯泰終於主動寫信向屠格涅夫道歉:“伊凡·謝爾蓋耶維奇!近日想起了我同您的關係,我又驚又喜。我對於您沒有任何敵意,謝謝上帝,但願您也這樣,我知道您是善良的,我確信,您對我的敵對感情已經在我之前早就拋掉了。請您永遠原諒我的一切,在您麵前,我是有罪的。”屠格涅夫立即回信道:“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動,我對您沒有敵對情感,假如說過去有過,那麼也早已消除,隻剩下對於您的一片懷念。”

真誠的道歉,換來了真正的諒解,他們的矛盾很快消除,又恢複了往日的友誼。

課堂指導。

我們經常會在電視裏看到,某位公眾人物,因為做了某件錯事,而公開道歉。在生活中,我們自己也經常會遇到做錯事,需要向他人道歉的情況。哈佛禮儀課講師安娜貝爾說:“做錯了事情並不可怕,一個會道歉的人,會將自己的錯誤消滅得無影無蹤。”的確,人非聖人,孰能無過,犯了錯誤就該勇敢地道歉。

道歉,是一種集合了內心的誠摯和語言藝術的技巧。一個人如果能在恰當的時刻,準確而靈活地道歉,那麼這個人同樣會獲得人們的敬佩和喜愛。正如哈佛口才社團團長珍尼佛所說:“一個會做錯事,會道歉的人遠比一個不會做錯事又不會道歉的人更有價值。”那麼,怎樣道歉才能顯示我們的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