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為一個領導,不能把自己和下屬緊密地綁在一起,那麼這個領導就是不稱職的。下屬和領導本來就是一體的,下屬犯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領導沒能好好地給以指導。如果連承擔一點責任的心胸都沒有,那麼這個上司做得也就太不稱職了。
事實上,先審查自己的錯誤,對於領導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在哈佛,沒有人會覺得作為領導先包攬過錯是不正常的,因為他們都相信一句話:“如果你一直保持現狀,十年後將會如何?”所以,他們很願意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如果你想讓別人為你工作,那你就要有那種在關鍵時刻幫下屬把責任扛起來的魄力。沒有這種魄力,關鍵時刻也沒有誰會幫助你。在每個人心裏,都要有這樣一個觀念:沒有犯錯的下屬,隻有指揮不當的領導。有了這樣一個觀點,再去想為什麼下屬的錯就是領導的錯,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不要把功勞算在自己一個人頭上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人,在工作時他不見得衝到前麵,但是事後領功的時候,他必定跑在第一位。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絕對不算少見。
喬治和凱蒂是大學同學,兩個人的關係很不錯,畢業後都進入了同一家公司工作。這兩個人的工作能力都很不錯,因此單位想要提拔兩個人中的一個,委以重任。每個人都想升遷,喬治和凱蒂也不例外。在別人眼裏,喬治是一個少言寡語,甚至有些木訥的人,相比之下,凱蒂就顯得活躍多了,話非常多。
喬治在埋頭苦幹的時候,凱蒂已經明白了什麼叫做應和上司,做最少的工作,得最多的表揚。平時的時候,因為兩個人關係不錯,所以凱蒂經常會勸喬治,不要太認真,再認真也沒什麼用,還不如跟領導多吃幾次飯呢。
不過喬治每次都把這個“好心的意見”當成耳旁風,還是自顧自地努力工作。後來,領導為了考察兩個人的能力,就把他們安排到一起負責一個項目,想看看誰的能力更出眾,就提拔誰。這樣一來,本來關係還不錯的兩個人之間,氣氛也變得怪怪的了。
在工作的過程中,毫無疑問出力最多的是喬治,凱蒂更多時候是動嘴皮子多過動手。但是凱蒂每次都會選擇領導來檢查問起工作進程的時候,搶先回答,造成一副對工作負責、任勞任怨的假象。凱蒂覺得,這樣領導肯定會提拔自己。而且他每次都會有意無意地在領導麵前弱化喬治在工作中的作用。
但是沒想到,到了公布人事任命的時候,被提拔的居然是喬治,而不是凱蒂。吃驚萬分的凱蒂找到領導,想要問個究竟。沒想到領導卻說自己不是瞎子,平時誰在用心做事能夠看清楚,有些事不是靠耍小聰明就能蒙混過去的。而且,凱蒂在邀功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喬治,絲毫沒有胸襟氣度,可喬治不論做什麼都會想著凱蒂。這樣一比較起來,兩個人的高下立刻就能顯現出來了。因此,領導選擇了提拔喬治,而非凱蒂。
其實,在生活中,凱蒂這樣的人有很多,可以說無處不在。他們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但是,無論我們在工作中抱有什麼樣的目的,無論眼下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我們都必須記住一件事,那就是,有氣質的人必須要有心胸,而一個有心胸的人是不能忘記別人的功勞的。
確實,我們常常會麵臨一個兩難的決定。那就是如果我們選擇了把功勞分出來,那麼很有可能自己會吃虧。可是,如果不分開,那麼我們自己的內心還會受到煎熬。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毫無疑問地選擇前者。因為你把功勞分出去,會換來別人的欽佩和讚賞,會得到一片溢美之詞。對你來說,分享功勞的收獲大於不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