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領導者必須擁有非同一般的經營頭腦。在重要職位上顯示出卓越領導才能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他們一定具有某種超出常人的經營頭腦。他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不僅要分辨真偽,提取有價值、最重要的信息,還要找出信息之間的相互聯係,繼而判斷局勢,做出決策。這是一項相當複雜、相當有難度的工作,但對企業發展方向的確定卻意義非凡。如果一個領導者不能做到這些,那麼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必然會不知所措,甚至會因此錯失良機,一蹶不振。實際上,領導者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的魄力,正是構建在一定的經營頭腦基礎之上的。沒有經營頭腦支持的魄力,無異於魯莽和衝動。領導者不能優柔寡斷、畏首畏尾,但也不能顧頭不顧尾,一味蠻幹。領導者的經營頭腦,顯然與遺傳、受教育程度有關,但這絕不是全部,因為經營畢竟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依,隻要我們學習獲得相關的經營知識,勤加使用,勇於嚐試,必定會有所成就。
最後,領導者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較高的情商。之所以強調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因為隨著生存壓力的加大,人們開始麵臨越來越嚴重的精神疾病的威脅,而對於每天需要處理大量事務的領導者來說更是如此。領導者絕對不能出現偏執、自戀、抑鬱、煩躁等不良的心理狀態。因為隻有這樣,領導者在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接觸時,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不會存在偏見或者故意歪曲事實。而之所以強調情商,是因為隻有非常注重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領導者才能準確把握他人的情感和價值觀,才能處理和協調好各方麵的關係,進而動員全體員工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但毫無疑問,每個領導者身上都存在著人性的弱點:驕傲、利己主義、貪婪、妄想等等,它們加在一起足以毀掉一個卓越的領導者。但是存在這些弱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領導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陷,並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克服。比如,“二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擔心自己的個性會妨礙下屬向自己報告壞消息,便建立了一個新的部門——戰略辦公室,其主要職責就是向他報告未經修飾的事實。後來的結果證明,這一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他性格上的缺陷,加深了他對前線戰況和戰爭局勢的了解,並直接幫助他做出了正確的戰爭決策。因此,有專家建言:有意識地加強和自己身邊人的交流和溝通,對每一個渴望成功的領導者來說都十分必要;一旦領導者受到了他人的孤立和指責,那麼就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存在錯誤,而不是以更激烈的方式予以還擊。
此外,領導者還必須具備誠實、正直的品格。美國管理學家倫斯·米勒認為,成功的領導者最具魅力的人格就是誠實、正直。“不誠實、不正直就談不上領導,每個領導者都需要自願的追隨者,而追隨是一種信任行為,也就是領導者值得相信。一旦員工發現領導者的本質與他們的美好想象並不相符,那麼信任的力量就會瓦解,領導者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將隨之消失……總之,領導者必須誠實、正直,並讓員工認為他確實如此,然後他們才能有更強的凝聚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而美國管理協會(AMA)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由大約1500名員工列出他們最欣賞的領導者所具備的最優秀的品格,其中誠實、正直也獲得了最多的首肯。實際上,如今員工不會再盲目跟隨某個領導者,一個領導者也不可能與企業永遠拴在一起。如果員工認為領導者缺乏誠實和正直的品格,那麼他們就會產生排斥心理,從而也就很難心悅誠服地接受領導。相反,如果一位領導者非常誠實、正直,那麼他就足以成為廣大員工學習的榜樣,並有助於為企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進而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和認同。
科特認為,以上幾種素質是對領導者的最低要求,他們隻需達到一定水平即可,任何一種素質更突出並不意味著領導力就更強,即使每種素質都幾倍於他人也不一定能更好地發揮領導才能。但相反,缺少了某種品質或某種品質未能達到最低水平,則會削弱領導的效果。同時,科特還指出,雖然他列出的這幾種素質普普通通,卻極少有人能夠高水準地同時具備。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有雄心壯誌的人不見得有經營頭腦,有經營頭腦的人心理狀態未必就好,而心理狀態好的人卻不一定誠實、正直,誠實、正直的人則很可能情商較低。所以,領導者並不一定在各方麵都非常優秀,隻要具備以上幾種基本素質,不存在品格方麵的嚴重缺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