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裏奇·戈爾德關於創新的思想裏麵,對構建獨立的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最具啟示意義的,還有他關於“創造力就是對多來源知識跨界融合”這一切身感受。尤其是科學、藝術、設計和工程這4門學科,它們(或者其中的若幹科)所涉及的知識是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的成員所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因此,企業構建獨立的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時,必須保證其成員有足夠豐富的知識,並且能夠從當前的客戶與專家學者那裏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與戈爾德同樣堪稱20世紀創新大師的是西班牙的著名畫家畢加索。在其漫長的一生中,這位被稱為“世界上最年輕畫家”的畫風幾經變化,從“藍色時期”到“玫瑰紅時期”,從“非洲時期”到“立體主義時期”,從“新古典主義時期”到“超現實主義時期”……沒有一次他不對自己舊有的繪畫技巧和繪畫觀念進行顛覆與超越。如何保持這種顛覆性的創造力?畢加索的建議是:永遠對所有的藝術形式保持開放的姿態,無論它們屬於雕塑還是繪畫、屬於原始藝術還是前衛藝術、屬於非洲藝術還是亞洲藝術,隻有將各種藝術形式當中的有益因素相互融合,為己所用,一個希望有所創新的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為常人所不能為。畢加索的經曆顯然為企業組建獨立的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提供了啟示:如果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當中的成員對自己所在領域的知識還不夠了解的話,那麼現在就是深入學習並與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時候了。
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顛覆性創新對本企業的威脅。因為每一項突破性技術的誕生,都會產生一些成功者和失敗者,所以即使是實力強大的企業,當他們的市場份額被堅持顛覆性創新的競爭對手奪走時,也會顯得手足無措。實際上,當企業積極投資於他們的重要客戶所鍾愛的產品和服務時,他們便進入了無形的自我毀滅程序。麵對這種情況,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必須時刻留意自己的企業是否已經成為堅持顛覆性創新的競爭對手的攻擊目標。一旦有跡象表明突破性技術將徹底顛覆現有市場格局,那麼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就必須及時提醒管理者轉變投資方向,獲得領先優勢。
以電動汽車為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公司受到電動汽車的威脅,汽車經銷商也沒有顯露出進行這場角力的企圖。甚至有證據顯示,現在的汽油發動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可靠,而且價格也十分低廉。的確,如果不是政府介入的話,很多企業也沒理由指望現有的汽車製造公司會涉足電動汽車。但是,電動汽車確實是一項突破性技術,必然會在將來對燃油汽車構成威脅。對創新部門或者創新團隊來說,獲得這樣的突破性技術自然求之不得,但假如這樣的突破性技術被競爭者搶先獲得,那麼創新部門和創新團隊就有責任提醒管理者關注這方麵的動態,並做出積極的回應。至於管理者應該怎樣回應,克裏斯滕森給出的建議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其並購。他說:“當然,大企業在選擇並購對象時,一定要考慮對方是否對自身發展有所幫助,否則它將成為爛攤子。切記,並購後不要用管理大企業的方法去管理小企業,因為兩者的利潤率、市場環境和產品要求並不相同。”
5.利用“領導型用戶法”進行維持性創新
古人曾將羽毛做成翅膀綁在雙肩上,從高處跳下,企圖實現飛翔的夢想,結果無一例外地以失敗告終。盡管古人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沒有人能夠贏得與引力的抗爭。隻有當人類掌握了世界運行的規律時,飛翔之夢才得以實現。同樣的道理,創新也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隻有按照科學的方法去做,才能在浪費更少資源的情況下取得更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