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小詞典:經典胎教音樂曲目介紹
1.肖邦的《流暢的行板》
經典的鋼琴演奏曲目,抒情而俏皮,是肖邦作品中廣為人知的鋼琴小品,即使隻有幾分鍾餘暇,聽聽也會非常享受,是相當不尋常的設計,但在《流暢的行板》中所蘊含的詩情畫意,卻又如同肖邦其他的鋼琴小品一樣美妙無比。
2.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恬靜、優美的旋律猶如一首緩緩讀出的詩,深沉的母愛非常具有感染力,對準媽媽來說特別具有意義。
3.莫紮特的《單簧管五重奏》單簧管的安詳音色能夠瞬間安撫急躁的心情,讓媽媽和胎兒都平和安靜。
4.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
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從第一主題的美妙情趣的慢板,到精彩優美的第二主題,再轉為明快而活潑的第三主題,極具欣賞性,而且相當能夠調動聆聽者的情緒。
5.巴赫的《小步舞曲》
活潑明朗的快節奏,讓心情情不自禁地好起來,圓潤飽滿的氛圍非常適合準媽媽聆聽。
6.舒伯特的《小夜曲》
甜美的情緒回蕩其中,少女的初戀美感通過音符表達出來,是非常愉悅又動聽的節奏。
胎寶寶為什麼喜歡聽莫紮特
為什麼很多的胎教音樂是莫紮特,而不是貝多芬或其他音樂家的曲子?也許一些細心的媽媽發現了這個問題。難道胎教音樂不能隨便聽嗎?胎教音樂的選擇,要遵守一定的原則,胡亂聽還不如不聽。
知道自己懷孕了,高興完了立刻就拉著老公去買胎教CD,我平時就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也一定要把這種美的享受從小就帶給我的孩子。結果老公開車帶我逛遍了所有的唱片行和購物中心,發現十家裏有十家推薦的都是莫紮特!天哪,我覺得莫紮特當然很好,但真的有這麼壓倒性的優勢嗎?我自己更喜歡李斯特、勃拉姆斯的作品,家裏的CD也以他們倆的為多。為什麼所有的胎教中心都推薦莫紮特,這有什麼講究嗎?
我在網上查了,也發現有所謂的莫紮特效應的說法,但我並沒有找到什麼特別有科學依據的理論,隻是通過現象總結出這樣一種結論。我雖然願意為孩子多聽聽莫紮特,但如果能兩全其美豈不是更好?從道理上來說,胎教音樂不是隻要旋律動聽,讓人心情愉悅放鬆就可以嗎?要不然,難道在莫紮特出生之前,所有的準媽媽都不聽音樂?像我有個朋友,她喜歡聽民樂,懷孕期間聽的都是古琴曲,也聽得很開心啊。孩子出生以後雖然沒表現出什麼音樂天分,但至少健康活潑又可愛,我能不能按自己的喜好選胎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