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始皇遇刺(3 / 3)

征服了南越,秦始皇就在這一帶建立了桂林、象和南海三個郡,把那近二十萬人也留在那兒防守,又從中原遷移了五十萬貧民到那邊去居住、生產。為了運輸糧草,秦始皇命令禦史史祿領導並開鑿了一條水道,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靈渠。史祿領導人民在湘江中流築了一道三角形的分水堰,把湘江分為南北兩渠,其中溝通湘江和桂江之間交通的叫靈渠,它使北方的糧草等軍用物資可以由水道大量地運輸到南方去。許多中原的軍民長期住在南方,在那裏改進工具,發展農業,嶺南一帶就這樣慢慢發展起來了。住房短缺,以前的宮殿也不夠寬敞。他就新蓋了一座宮殿,東西五百步(六尺為一步),南北五十丈,台上可以坐上萬人,台下可以豎起五丈高的大旗來。宮殿前麵立了十二個銅人,每個銅人有二十四萬斤重。這是秦始皇兼並六國,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來,銷毀之後鑄成的。可是秦始皇的興趣並不在多蓋房子,宮殿蓋了一部分就停工了。他不願意住在京城的宮殿裏享清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這一年他五十歲),他又到東南方巡遊去了。

這一回跟著秦始皇出去的,除了李斯和趙高以外,還有他的小兒子胡亥.那時候胡亥二十歲了,他要求跟他父親一塊兒去,好開開眼界。秦始皇平時挺喜歡他,就答應了。

他們到了雲夢(在今湖北省長江南岸一帶)、丹陽、錢塘等地,又經過浙江,到了會稽,在那裏祭祀了大禹。秦始皇一向目中無人,也不信神。有一次(公元前219年)到了湘水,差點不能渡過去。船上的人說:“大概是湘江祠的湘君生了氣,這才氣呼呼地把浪頭吹得這麼高。”秦始皇問博士們:“湘君是什麼神?”他們說:“聽說是帝堯的女兒、帝舜的妻子葬在這兒,所以這座山叫湘山。”秦始皇絕不信湘君敢阻止他渡河,於是派了三千名囚犯先把湘山上的樹全砍下來,然後放一把火,把整個湘山燒得光禿禿的,讓身邊的這些博士們看看到底是湘君厲害還是他更強大。所以他這一次特意到會稽祭祀大禹,把博士們弄得莫名其妙。

秦始皇告訴他們說:“大禹對於中國的功勞可大了。他開了大山,鑿了龍門,又把上遊的水通到大夏,挖了九條河,築了河堤,把水引到大海裏去。為了治水,他整天光著腳,連大腿和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手和腳起了厚厚的繭,臉曬得又紅又黑。到頭來,死在外麵,葬在了這裏。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還不該祭祀嗎?”將士們連連點頭。李斯咂吧著嘴,好像要把他的話一句句都咀嚼了咽到肚子裏去似的。

祭拜了大禹陵,他們回到吳中(會稽郡治),隻見街道兩旁到處擠滿了人,大家都踮著腳尖要瞧一瞧這位兼並六國統一天下的中國第一皇帝。這會兒,秦始皇的膽子更大了,他幹脆打開車上的帷簾,讓老百姓瞧個夠。當地的老百姓從來沒見過這麼威風的場麵,瞧著車隊過來,激動得直哆嗦,簡直是有些害怕了。

就在這時候,人群裏忽然衝出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濃眉大眼,殺氣騰騰,目光好像烏雲裏射出來的兩道閃電一樣,緊盯著秦始皇。他正邁出一隻腳要向秦始皇那邊衝過去,旁邊一個年過半百的大漢一把將他抓住,嗬斥道:“你幹什麼?”小夥子答道:“我要殺了他!”那個大漢連忙捂住他的嘴,咬著耳朵對他說:“傻瓜,要滅門的呀!”他不能讓小夥子拿著草棍兒去戳老虎的鼻子眼兒,拉著小夥子的手從人群裏溜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