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聲字韻:豐富性與音樂性
漢字有四聲,這也可以說是漢字的優長之處。英語沒有四聲,隻有升調與降調,它的長處在於韻律婉轉,但在單音節及其組合的表現力上不及漢語。
一音分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顯然豐富了漢語的表現力。比如一個“哦”字,雖然不過一個語助詞,卻可能有多樣表現。
例句一:“哦”發陰平聲“ ”。問:“你聽見了嗎?”回答:“哦。”所表達的意思是:知道了。
例句二:“哦”發陽平聲“ ”。問:“你聽見了嗎?”回答:“哦?”所表達的意思是:你說什麼?我沒聽清。
例句三:“哦”發上聲“ ”。問:“你聽見了嗎?”回答:“哦。”所表達的意思:你說什麼呢?其隱含的情緒是:問得沒禮貌或沒道理,本人不高興聽。
例句四:“哦”發去聲音“ ”。問“你聽見了嗎?”回答:“哦。”所表達的意思很肯定:不但聽見了,而且聽明白了、知道了。
因為漢語分四聲,情感表達往往字簡音單而寓意豐富,特別是短語表達,正是其長項所在。一個語助詞“哦”字就有多種含義,如果在一些語助詞前麵再加上一個形容詞,例如加上一個“好”字,那表達出來的就更精彩了。如:
好哇——表示帶有感歎性的稱讚。
好呀——表示可以。
好嘛——此詞因音調不同一音可有二意。“好”字用高音強調,是讚賞;“好”字用低音,“嘛”用重音,表示疑問:這樣真的好嗎?
好嗎——表示疑問,好不好不知道。
好嘍——表示一件事的結束,辦完了。
好噢——“噢”字上揚,舊時聽戲時喊倒好時用此調,表示:演砸了,本人聽出來你演砸了,你還不自覺嗎?
好啊——表示肯定、同意。
好咧——表示行了,就這樣吧。
好嘞——表示完全同意,就這樣好。
好唄——表示勉強同意。
好吧——表示認可。
好喲——因聲調不同,或表示讚同,或表示諷刺。
好哎——如果前麵再加一個“真”字,那是真好,衷心讚賞,可如果把“哎”字的音調提高,則與“好噢”的意思相近似。
四聲又分為平聲與仄聲,以現代漢語的規範論,一聲(陰平)、二聲(陽平),為平聲音;三聲(上聲)、四聲(去聲)為仄聲音。平仄藝術排列,產生悅耳之音,這就是漢語——漢字組合的音樂性了。
平仄的合理安排,不見得是格律詩或者詞、曲的專利,舉凡人名、地名、字號、店號、樓堂館舍也都與此有關。老舍先生曾就此發表意見,他說:即使寫散文,平仄的排列也還該考慮。“張三李四”好聽,“張三王八”就不好聽。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後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揚。①
當然,現實生活中沒有叫“王八”的,舉例而已。縱然不叫王八而叫張三牛一,也不對勁,這個就屬於平仄問題了。
人名地名,忌諱一邊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很好。別的不管,“包老太爺”這名字都顯得威風。如果姓氏發仄音,名字也發仄音,就不好聽,反之也是一樣。例如,姓嶽名燕劍,聽著都咬牙;如張,叫張彪彪,又不免有些呆氣。好的名字,平仄相間,感覺易好。如武鬆,一仄一平;如石秀,一平一仄。綽號也是如此,如及時雨,二平一仄;如入雲龍,一仄兩平。如此等等。平仄的文學、藝術價值尤高,關於這方麵的內容,將在“文韻”一章中另作討論。此處隻是說明,平仄的藝術安排,為漢語的音樂性提供了基礎與保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