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手筆,在廣東乃至全國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為教育界提供了很值得探討的話題。開學了,家長送孩子來校,上千輛轎車雲集在英豪學校前後廣場,簡直是名車展覽,蔚為壯觀。
我們初來乍到,與老板接觸不多,但有幾件事讓大家對他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老板平易近人,強調人性化管理,很關心教師的冷暖。聘任教師時盡可能讓夫妻同時聘用,以解決後顧之憂。
老板從來不拖欠教師工資,按時發放,老師可準點查收。有一次財務因工作耽誤遲發半天,財務部主任和主管領導都做了檢查,還被處以工作失誤而罰款。
學校為了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吸納教師閑置資金幫助其理財。後來學校因資金運作出現困難,能否收回投入的資金成了教師們很擔心的問題。不久,學校全部退還教師的投資款,而且按10%支付利息。老板說,這是老師們的血汗錢,我一分也不能少。事後大家知道,這個錢是老板從親戚、朋友那裏借的。
老板有個性,有毅力;很聰明,善表達。他說話很直白,他說:“人生在世,遇到問題就兩條路,一是你搞定它,二是你適應它。任何事,不靠運氣,不靠機遇,靠自己就對了”。他還說:“成功的人總是找方法,失敗的人總是找理由。”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在英豪學校發展的風風雨雨中,老板經曆了辦學的艱辛,嚐盡了人間的冷暖,閱遍了社會的炎涼。但他把學校辦下去的意誌卻一點也沒有渙散,沒有退卻。他對學校充滿激情,總能夠想到辦法解決困難,總是朝著成功的目標去努力。
老板綜合素質較高。跳舞是高手,唱歌能登台,參加羽毛球比賽能拿名次。老板很親近學生,與學生談得來。他說話有激情,很風趣,衣著講究,形象陽光,一直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
老板做事雷厲風行,說辦就辦。與人聊天時發現好主意,拿起電話就安排落實。吃飯不講究,隻要幹淨,有帶辣的菜就行。住房和老師一樣,兩室一廳。辦事情出手闊綽,但坐飛機從未買過頭等艙。周末約同事打撲克,玩升級,那種求勝心切,一如幹事業。這樣的小聚,大家都樂意去,有水果吃,還有好茶喝。因事不能去,他也不在意。他打牌時常對自己急躁的性格感到很無奈,我們私下裏總結“牌經”,說他“好牌耐不住,中等牌常取勝,差牌不介意”。人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看來牌風也如其人。
老板可能想糾正自己,在客廳掛了個很大的“忍”字。我鬥膽“進言”:這“忍”字不能輕易掛它。曆史上唯有曾國藩對“忍”字用得最好,其原因除了修養外,還有他的天生秉性。人有情緒,還是適當發泄為好,堵住了會無形中傷人。他聽了覺得有道理,取下了“忍”字。後來有時在工作中,他因性格急躁與人產生矛盾或致同事抱怨時,我常反思自己的“進言”是否是多事。但好在他每次與人爭吵完後總是“不記得”、“早忘了”,以至於此類矛盾反而成就了他的人格魅力。他甚至提出為了工作可以平等爭論甚至“吵架”,就這點,成了同事們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也不願意離開他的重要原因。
他致力於家庭教育研究獲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將成功傳給下一代——當代子女教育的特殊問題及對策”的報告會受到了千萬家長的歡迎,在很多省市引起了轟動。他的報告觀點新穎,富有哲理,有很強的實效性。他的語言生動,有感染力,先後被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湖北衛視、廣東衛視、深圳衛視、天津衛視等媒體邀請做專題節目,並受邀在北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演講。很多教育行政部門發文組織,演講遍及20多個省。有人不以為然,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但你若能親臨現場聽到報告會熱烈的掌聲,看到眾人索取材料的火暴場麵,你就不得不承認,這個家庭教育報告能夠適合中國國情,滿足普通大眾的需要。
每一所民辦學校的背後都有著豐富多彩的故事。老板是個工作狂,在辦學期間,發生過很多有創意、夠精彩、動人心的故事,或讓人驚喜,或讓人揪心,或讓人慨歎,或讓人暢意。對於這些,彩雲寫的《教育狂人陳忠聯》中做了很生動的記述。
老板在創辦英豪學校的過程中有著頑強的意誌。他先後擔任《光明日報》社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約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顧問,像很多老板一樣,他很想完成從企業老板到企業領袖的跨越。
老板也是一個平凡的人,有天生的性格缺點,也有工作中的失誤。他了解自己,經常告誡自己,糾正自己,並完善自己。
這些都是後話。
我作為一名普通教師、一個步入不惑之年的男人、一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僅僅憑“做的比說的好”的直覺選擇了英豪學校,不乏風險。當我帶著人事調動函第一次踏進英豪學校大門的時候,就感覺到:要與英豪學校的同事們共命運了!
一群熱血沸騰的人
1993年,英豪學校在奠基後開始招生,一批小學教師從全國各地聚到一起。1994年,學校董事會根據家長的要求,繼續投資建立中學部。於是,一批中學教師又從全國各地來到一起。他們告別了家鄉,放棄了鐵飯碗,帶著理想,也帶著夢想,帶著追求,來到廣東省從化市新溫泉度假區,與當地最誠樸的塘料村村民一起努力,作為英豪學校的元老,參與了學校創辦初期的準備工作。
這是一支人才濟濟的隊伍。精明強幹的劉彥,怪點子甚多的石本龍,幽默風趣的蔣燎原,肚子裏有一本活地圖的侍行迅,生物專家章海銀,英語口語賽老外的胡光宇,一切按“章法”辦的許教授,凡事講邏輯的丕影,還有作為老特級、老高級教師的新亞兄、佑茂兄、伍子兄、國林兄、治安兄,語文組的四大金剛,以及隻能做小弟、小妹的勝華、起強、衛平、張萍、趙純……大家於7月份先後來到學校。
這是一群熱血沸騰的人。他們一走進英豪學校的大門,就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他們在言談中,在行動上,都追求將英豪學校辦成一所理想的學校,一所大大超越自己原來學校的學校,一所讓別人羨慕,讓自己自豪的學校。
暑期舉行教師培訓,劉淑賢校長帶領小學老師到舊部前小學進行了一次“抗大”式的創業培訓。1994年,全體中學老師捧著一顆顆赤誠的、熾熱的心,在校本部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在發言中,他們慷慨陳詞,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闡述自己最深刻的認識,提出自己最閃亮的點子,互相交流,供領導們參考。那個場麵,生機勃勃,非常感人。
圖書館曹館長是一位來自湖南的老才子,他編了副對聯,掛在培訓的大廳裏。對聯用的紙很長,很寬,很醒目。我們仔細品味,覺得這副對聯對仗工整,內容大氣,情感豐富。他把研討會的味道寫出來了,讓大家有一種升騰感、緊迫感。對聯的內容現在隻記得個大概,怕與原文有出入,損了它的才氣,故不敢寫出來。
從古到今,各路英雄草堂聚會談開創大業,眾多將領會聚一堂議攻占大事,諸位領袖圍坐一起論國家發展,那個氣勢,那份智慧,那種境界,為千秋萬代的後人所景仰、所稱道。開創英豪學校的人們,雖不能與他們相提並論,但隻要回想起建校時推土機的轟鳴,萬名建築工人齊聚建築場地的陣勢,早晨唱“東方紅”起床,晚上燈火通明的氣氛,不到130天蓋了10萬平方米樓房的效率,也足以讓人們心潮澎湃。
現在,一所全新的學校矗立在人們的麵前,各種設備全部從商場運到學校廣場。課桌、椅子,辦公台;教師用的,學生用的;教學用的,學習用的,生活用的,一應俱全。將這些設備各就各位,就成了我們自己第一要解決的問題。
教導處楊主任是校長最好的搭檔,他與吳校長一同從華南師大附中來到英豪中學,是校長辦學思想的忠實執行者,也是老師們的優秀領頭人。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簡短地說了幾句,然後就扛起一張桌子邁向教室。我們二話沒說,就跟著幹起來。
誰說這是民工做的事情,現在,我們就是民工。誰說這配件需要師傅調撥,現在,我們就是師傅。誰說這事做不完要留明天,今日事今日清,明天還有明天事。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英豪中學第一批教師廣東氣候炎熱,濕氣比北方高。這一切都算不了什麼?沒熱水洗澡,就洗冷水;沒電話給老家報平安,就到幾公裏之外的良口鎮去。大家齊心協力,硬是用自己的一雙手,兩個肩膀,將所有的桌、椅、凳、床、櫃、櫥、沙發全部搬到位。
大家很累,但很舒暢。晚上有舞會,大家都參加。會跳的跳,不會跳的學,不想學的看。人有各種各樣的生活,富裕的,貧寒的;閑適的,匆忙的;高雅的,平實的。但我認為,唯有這樣的生活,最充實,最愉快,最忘情,最有樂趣。
學校領導善於調劑生活,不時組織大家到街上買點東西,到附近的風景點看一看、逛一逛。那天我們先到蓄能電站參觀,再到森林公園遊覽,中午在白天鵝賓館聚餐。吃飯前吳校長說話了:“廣州蓄能電站是世界一流的,森林公園是國家一流的,白天鵝賓館是廣州一流的。英豪學校應該也是一流的,能不能一流,就看我們的老師了!”
原來吳校長是有用意的!
其實,校長不說我們也清楚,千裏迢迢來到廣東,不齊心協力將學校辦得像模像樣,我們又有何顏麵去見江東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