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2 / 2)

紀西方人對物質要求的胃口。其實人類是最會生活的動物,也是最不會生活的動物;我看關鍵是在於自我克製。以往總覺得奇怪,為什麼結婚、離婚在美國會那麼隨便。《卓別林自傳》中提到他最後一個(也是至今和好的一個)妻子烏娜時,有兩句話:I got to know Oona,I was stantly surprised by her sense of humor and tolerance; she could always see the other person''''s point of view……[我認識烏娜後,發覺她既幽默,又很包容,常令我驚喜不已;她總是那麼善解人意……]從反麵一想,就知道一般美國女子的性格,就可部分的說明美國婚姻生活不穩固的原因。總的印象:美國的民族太年輕,年輕人的好處、壞處全有;再加工業高度發展,個人受著整個社會機器的瘋狂般的tem po[節奏]推動,越發盲目,越發身不由主,越來越身心不平衡。這等人所要求的精神調劑,也隻能是粗暴、猛烈、簡單、原始的娛樂;長此以往,恐怕談不上真正的文化了。

二次大戰前後卓別林在美的遭遇,以及那次大審案,都非我們所能想象。過去隻聽說法西斯

在美國抬頭,到此才看到具體的事例。可見在那個國家,所謂言論自由、司法獨立等等的好聽話,全是騙人的。你在那邊演出,說話還得謹慎小心,犯不上以一個青年藝術家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於事無補、於己有害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得避免。當然你早領會這些,不過你有時仍舊太天真,太輕信人(便是小城鎮的記者或居民也難免沒有spy[密探]注意你),所以不能不再提醒你!

九月底在意大利灌片成績如何?節目有沒有臨時更動? HMV版的巴赫和韓德爾已收到。現在隻缺舒曼和肖邦兩支協奏曲的複本了。前信和你提過:其他各片都來了三份。

Studioqq第二次複信尚未到。大概預備買一種價錢(連寄費)在50磅左右。你十月十四日就將去美,無從付款,即使十月中他們回信來了,我馬上去定,恐怕也要等你十二月初回來,付了錢,才能寄出,預計到滬當在明年二月底三月初。

你家裏保姆走了,彌拉一定忙得不可開交,更無暇執筆;希望你在此情形之下,要強迫下自己,給我們多寫寫信,否則我們更得不到你們的消息了。九月二十三日寄的照片十一張,想必收到。寄回馬尼拉各地的評論,不是航空的,大約要十一月初才到倫敦。一路小心!如可能,隨時寫幾行由彌拉轉來!

淩霄周歲照片(前

信指的一張)放大後即寄來,他又過了兩個月了,該學步了吧?能說哪幾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