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作戰”就是那份已經落到了美國人手裏、由古賀峰一原來製訂的作戰方案。是一個針對美國艦隊經過馬裏亞納過帕勞,或者從新幾內亞出發向菲律賓進攻並爭取在菲律賓沿海展開日美艦隊決戰的方案,現在聯合艦隊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上了一定要吸引美軍艦隊到這一方向的內容,改名叫“あ號作戰”。這個“あ”代表“アメリカ”(亞米利加)的意思,因此也可以叫“亞號作戰”,內容是建立三個陸基攻擊群,第一群配備在貝裏硫島,100架;第二群在馬裏亞納的塞班島和提尼安島,200架;第三群在雅蒲島,50架。再加上航母艦隊的機動性,如果美國人從帕勞方向過來的話,就爭取在這一帶海域和美國人決戰,是死是活賭了這一把,也許能有個結果。

但問題是這個計劃可能已經泄密了啊!

沒關係,那隻是要麼不明真相要麼別有用心的謠言罷了,海軍省軍令部已經做出了正確的結論,請大家不要造謠信謠傳謠,鬼畜們怎麼會得到大日本帝國的軍事機密呢?

1944年5月27日,日本海軍節,當年東鄉平八郎在這天消滅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這天美軍以開始在比亞克島的登陸作戰來幫大日本帝國過過節。在此之前,美軍已經清掃了新幾內亞島西部荷蘭迪亞的日軍航空兵力,占領了附近的島嶼。隻要占領了這個長72公裏、寬27公裏,還有大量能方便地修造機場的平地的島,整個菲律賓群島的東麵就暴露在美國陸基航空兵的麵前了。

一來是島的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二來美軍的行動也合上了大本營的如意算盤,說實話,開戰以後計劃和現實的發展如此貼近的局勢還從來沒有過,聯合艦隊立即開始了“亞號作戰”的第一步,叫“渾作戰”。

這個“渾”字是“雄渾”的“渾”,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像過去所有的作戰一樣,成了“渾渾噩噩”的“渾”了,或者是“混帳”的“混”。

按照“渾作戰”計劃,首先應該增援比亞克島,於是6月2日海軍護送著有三個大隊加上炮兵、坦克兵和工兵等5500人組成的陸軍海上第二旅團從帕勞出發去增援比亞克島了。

就在這時,陸軍偵察機報告,說在新幾內亞西北海麵發現美軍大型航母編隊,這一下隻能先暫時中止“渾作戰”,增援的陸軍便下了軍艦,氣得負責這一帶防守作戰的第二方麵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大將跳著腳大罵海軍不夠義氣,見死不救。

誰知道這時候傳來的消息更讓阿南大將抓狂:陸軍傳來了“對不起,看錯了,那不是航母,是美國人的油輪”的消息,可是增援部隊已經下船了,驅逐艦隊的油料也用完了,隻好加滿油再讓陸軍上船,結果卻讓美澳海軍給打了回來。

大本營一看,這麼說就是美國海軍的主力真到新幾內亞一帶來了,鬼畜上鉤了,“亞號作戰”有戲,於是聯合艦隊就繼續“渾”下去,這次更加“渾”了,加上了大和和武藏,由第一戰隊司令官、原來的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中將親自指揮,這支非常“渾”的部隊準備在6月12日從索隆出發去增援比亞克島。

誰承想這時候鬼畜突然變主意,不讓日本人繼續“渾”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