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樂章 歌壇往事說從頭(3)(2 / 3)

整個文藝界都在受江青的迫害,這是史實,但這一段演義卻沒有史實根據。

“明月社”1931年在北平棲鳳樓招收第二批學員後,3月回到上海,當月28日曾在上海《申報》以“聯華影業公司音樂歌舞學校”招考練習生的名義發廣告招生,聶耳就是這次考入“聯華歌舞班”的。

史料記載:1930年,16歲的江青(當時的名字是李雲鶴)和世家子弟裴明倫結婚,不到一年離家出走,到青島大學任職員。不久認識了俞啟威(黃敬),二人同居,並由俞啟威介紹她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為1933年2月。7月俞啟威被捕,江青赴上海,1934年10月也被捕,一個月後寫了自首書,獲釋。1935年8月改名藍蘋,在電通影片公司的《自由神》中任配角。1936年4月26日和唐納結婚。不到兩個月又離家去北平找已經出獄的俞啟威。唐納追到濟南,自殺未遂,藍蘋隨唐納回到上海。10個月後,藍蘋又離開唐納,和戲劇家章泯同居,導致章泯家庭破裂。

這一年年底藍蘋在費穆導演的《狼山喋血記》中任配角,1937年在聯華影業公司,參與《聯華交響曲》的第一個小故事《兩毛錢》的演出,又在影片《王老五》中扮演王老五的妻子,參與影片插曲的部分演唱,這一年的8月下旬,藍蘋到達延安,一年後改名江青。

江青的上述經曆,說明她根本沒有報考過“明月社”。

黎錦暉大半生背著“毛毛雨作家”、“靡靡之音鼻祖”的“黃色”包袱,十年動亂受到衝擊,幾次被抄家,原本虛弱的病體,不堪折磨,1967年2月15日病逝於上海延安醫院,終年76歲。他的受迫害和江青沒有直接關係,江青沒有報考過“明月社”。

中國時代曲、電影歌曲曆史上的三首《夜來香》

在中國的時代曲和電影歌曲的曆史上,曾經有過三首《夜來香》。

第一首《夜來香》黎錦暉詞曲,問世的時間很早。

據聶耳1932年6月12日的日記顯示,社裏的小演員在後台唱《夜花園裏》、《夜來香》、《芭蕉葉上詩》,都唱得很有味。1933年10月上海大眾書局在為黎錦暉出版的新歌第6集《玫瑰室曲譜》中收入了這首歌,1934年由周璿為勝利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曾很流行。

第二首《夜來香》,王乾白詞,嚴工上曲,是1935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夜來香》的同名插曲。

《夜來香》由王乾白編劇。內容是描寫賣花女阿香與鄰居梅生的愛情故事,由胡蝶、趙丹、舒繡文主演。曲作者嚴工上也是“明星”的演員,由於他在音樂上有著極厚的修養和功底,從1932年開始為“明星”影片《自由之花》譜寫主題歌《良辰美景》之後,曾連續為“明星”影片譜寫插曲,由胡蝶演唱的有《空穀蘭》和《夜來香》。《夜來香》是胡蝶演唱的電影歌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第三首《夜來香》黎錦光詞曲。1944年由李香蘭灌錄唱片,一經問世就火爆走紅,把李香蘭的歌唱生涯推上了巔峰,也成為黎錦光的傳世經典。

1945年5月,李香蘭在上海靜安寺路上最豪華的光明大戲院舉行為期三天的“夜來香幻想曲”獨唱音樂會,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黎錦光的《夜來香》為主,把嚴工上的《夜來香》串聯在李香蘭的演唱中,也加進了賣花的簡短道白,效果極佳。李香蘭的這次音樂會盛況空前,反響熱烈。首場演出結束後,當李香蘭興衝衝地回到化妝室時,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撥開人群,步履蹣跚地來到李香蘭的麵前,告訴李香蘭,他就是那首《賣夜來香》的曲作者嚴工上。當時人們傳說,那首《夜來香》的曲作者下落不明了,原來嚴工上還健在,隻是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黎錦光和服部良一都上前和老人緊緊握手,向他表示問候和敬意。

1946年李香蘭回到日本,1950年推出了日文版的《夜來香》。當時,日本正處於戰後的經濟貧困期,《夜來香》的唱片竟一下子售出二十萬張。《夜來香》不僅紅遍中國大陸、港台、日本和東南亞,還被譯成英法泰朝捷克等十餘種語言,出版的唱片(盒帶、CD、VCD)達八十多種版本,是中國流行歌曲在世界上傳播最廣的一首歌。

80年代,流行歌曲從港台傳回大陸,第一首走紅的就是黎錦光的這首《夜來香》,隻是人們不知道詞曲作者“金玉穀”是何許人,也不知道這是1944年就被李香蘭唱紅的歌,以為這是鄧麗君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