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2 / 2)

同樣的行為,社會評價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哩?蓋古之時也,輿論的普及,靠的是口耳相傳,民眾的評價占據主導地位。而民眾多以情感去看問題,曹操連殺九人,固當罪該萬死,槍斃他十回也不解氣;今之時也,網絡的力量加速了社會輿論的傳播,專家的評價便占據主導地位。而專家多以理智去看問題,在邱興華一案中,他們以高於常人的知識一看:噫,這人怕是有病喲!於是振臂一呼,便有如雲粉絲跟著搖旗呐喊。似乎誰敢說邱興華沒病,誰自己就有病;誰敢大聲疾呼對邱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誰的法治觀念就高一樣,輿論遂一邊倒矣!殺人凶手而得輿論鼎力支持的千年奇觀,便隆重登場。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有鑒於此,睡龍先生決定向那些為邱興華辯護的專家見賢思齊,欲在夢中聯合幾位這樣家、那樣家,也在網上發表一封公開信,曰:曹操僅因疑心便殺死多人,後明知錯殺,還殺了買酒款待自己的呂伯奢,豈是正常人之所為哉?必有精神病焉,理應對其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誰要說無需鑒定,誰就是藐視法律,誰就是對曆史不負責任。如此這般,就能把曹操殺呂家一案的水攪渾,或許還能為他平反哩!我老人家亦可借此步入“專家”的行列。

話說一人習武有成,與人打鬥,一拳打在對方肩上,對方竟一命嗚呼。該人大惑不解,詰問其師曰:“您教我打人千萬別打心,要出人命。我打的對方肩膀,怎麼死了?”師傅曰:“現在的人,心都長歪了。”捫心自問,鄙人用邱興華案為曹操殺人翻案,恐怕有點像習武師傅說的那樣:心長歪了也;還有點像日本鬼子罵人的口頭禪:“良心大大的壞了”。然為了成為舉世聞名的“公知”,哪怕世人罵我別出心裁、吃飽了撐的,也在所不惜矣!

洋大人《聖經》有雲:“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古往今來,人與事皆可變,唯人性亙古不變,所以曆史每日都在重演。對人事的評價,不同的眼光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論,但隻要把心擺正,堅持基本的人性,其評價“雖不中,亦不遠矣”。如果心都長歪了,便會偏離人性,把好人看成惡魔,把惡魔看成無辜者。對曹操這樣的曆史人物,也是一樣,你既可以用文學的眼光去看,也可以用史學的眼光去看,還可以用法學的眼光去看,但無論如何,都應該保持一顆正常的心。

秦濤的正業是研究中國法律史,不務正業是讀三國,其看曹操的眼界,既是法學的,又是史學的,更有一顆不偏不倚之心。所撰大作,較之其他的曹操傳,自當別有一番風味。

讀者老爺如若不信,請翻到下一頁。

龍大軒

癸巳年仲秋之夜於山城學林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