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個君主選繼承人都這麼搞,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幹脆,指定老大做繼承人,其他兒子不要有非分之想,你們生來就是做臣子的命。就算老大資質平庸,他做了君主,還有一幫文武大臣可以齊心協力幫助他處理國政,亂不到哪裏去。
嫡長子繼承製,也許不是最合理的繼承法,但肯定是最保險的繼承法。這就是中國古人在當時曆史條件下的立法智慧。
那麼曹操的嫡長子是誰呢?曹昂。
曹操的正妻是丁夫人,丁夫人沒有小孩。曹操當時還有個劉夫人,曹昂就是這位劉夫人所生。但是劉夫人死得早,所以曹昂就由丁夫人帶大,就成了曹操的嫡長子。應該來講,曹操是很器重曹昂的,把他當繼承人來培養。怎麼看出來的呢?有兩點理由。
第一,曹昂二十歲的時候,曹操就想辦法讓他被推舉為一名孝廉。舉孝廉,咱們前麵講過了,是一件特別有前途的事兒,曹操能夠走到今天,就是從舉孝廉起步的。曹昂舉孝廉,曹操是想讓他沿著自己的足跡,繼續走下去。
第二,行軍打仗,總是把曹昂帶在身邊。曹昂二十歲的時候,時代已經和曹操二十歲的時候不同了。曹操二十歲,朝廷腐敗歸腐敗,天下還是太平之世;而曹昂二十歲呢,天下大亂,軍閥割據,所以光舉孝廉是沒有用的,你得會打仗,能征善戰。所以曹操行軍打仗,總是帶上曹昂,希望對他言傳身教,讓他耳濡目染,增長軍事方麵的經驗,掌握用兵的精髓。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曹昂沒有通過戰爭的殘酷考驗。公元197年曹操帶兵打張繡,張繡搞了個突然襲擊,曹操措手不及,一敗塗地。這是曹操人生中輸得最慘的戰役之一。曹昂,就在這次戰鬥中陣亡了。
曹昂死了以後,丁夫人就跟曹操鬧脾氣。她看曹操居然每天還那麼冷靜地處理政務,完全沒有一點兒悲傷的意思,覺得很驚訝,也很憤怒:你兒子都死了,你居然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你還是不是人?你還有沒有人性?就成天跑到曹操這兒來大哭大鬧。曹操一開始還忍著,畢竟女人嘛,也正常。後來忍無可忍,就把丁夫人趕回娘家去了。
整個世界都清淨了!
曹操清靜下來以後,想想,覺得自己做得也有點兒過分,就去丁夫人家,想把她接回來。當時丁夫人正在織布,曹操先派個人進去通報:曹大人來了!丁夫人毫無反應,繼續織布。
曹操沒辦法,隻好親自躡手躡腳地走進來,用手拍拍丁夫人的背,溫柔地說:“跟我回去吧?”(顧我共載歸乎?)丁夫人還是不理不睬。曹操很沒有麵子,拔腿就往外走。走到一半,忍不住又回頭問:“真不跟我一塊兒回去嗎?”(得無尚可邪?)丁夫人將沉默進行到底。曹操沒辦法,發狠說了句:“那拉倒吧。”(真訣矣!)雙方辦理離婚手續。
曹操和丁夫人離婚以後,正妻的位置就空了出來,嫡子的位置自然也空了出來。
這兩朵花,會落在誰家呢?
曹操和他的正妻丁夫人正式離婚,嫡長子曹昂也戰死沙場,兩個位置都空了出來,散發出誘人的氣息。那麼曹操究竟會立誰為自己的第二任正妻呢?曹操的幾個兒子,又會打響怎樣的奪嫡之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