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裏就是黃金屋,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在安徽鳳台縣卻孕育了一段豪情激蕩的傳奇,演繹著一個生生不息的國有煤炭企業創業發展的故事。
前十年,他們以超常的創業速度,令同行乃至中央領導人高度關注;
後十年,他們以持續創新的稟賦,獲得了科學發展,成為我國煤炭行業的一個標杆。
從改革開放的初次嚐試,到中國的第一對數字化礦井;從年產不到一百萬噸,到年產超過一千萬噸;從安徽鳳台縣一個叫做王集小鎮的幾間破草屋,到名揚全國的改革先鋒,再到逐漸生成了一種發展模式,形成了一種執行文化,宣告了一種國企可持續發展的信念,彰顯著一種強力的、自動自發的開拓進取精神,最後理所當然地切中了當今中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命題。
這一切,是如何實現的?其中的跌宕起伏,冷暖辛酸,又能給我們以何等啟示?
一切輝煌,在曆史中都可以找到最樸素的根源。那麼,就讓我們鬥膽做一個企業篳路藍縷發展史的書寫者,以平視的眼光、尋覓的心態,從一個個令人蕩氣回腸的生動故事中,解讀國投新集二十年的輝煌,揭示新國企的科學創新發展之路。
紅與黑:中國煤炭行業的新形象
為什麼是紅與黑
紅與黑,兩個截然相反的顏色。在煤炭行業,黑既是一個自然現象,也是一個社會現象。毋庸置疑,煤炭是黑色,連對它的尊稱,如黑色黃金、黑鬱金香等也逃脫不了黑的幹係。如果沒有照明燈,長長的巷道、深深的礦井同樣也是烏黑一片。黑,是我們對煤炭行業最直觀的印象。
黑,還是煤炭行業在社會輿論中的口碑。層出不窮的小煤窯、黑煤窯,煤窯主見錢眼開拚命壓榨礦工,安全設施匱乏、不斷發生的礦難,有些官員與企業百般阻撓媒體發聲,如此等等,黑心、黑窯、黑幕的傳聞,成了煤炭企業的恥辱。這些支離的碎片逐漸構成了煤炭行業的底色黑。
紅色是陽光,積極向上,代表著創造和開拓;紅色彰顯著激情澎湃、奇思妙想;紅色傳遞著熱情、開朗與自由,富有情趣;紅色表達著真誠信任、感染四方;紅色高度樂觀,坦誠溝通,創造著和諧與融洽。而煤炭是黑的,黑色的煤炭恰恰是凝聚新集的載體,是新集合理存在的前提;黑色的煤炭燒出來的紅火,驅走了黑暗與酷寒,給世界帶來光明與溫暖。
在新集身上,紅與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塑造了當代中國煤炭行業的新形象。
新集紅在哪裏
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新集,無論是從人性、黨性還是企業個性,都是一覽無餘的紅色。新集的紅表現在方方麵麵:
激情似火
新集人敢為人先。創一流,爭第一的豪氣,新集人文化衫上大紅的博字,無不彰顯著新集人開拓創新的激情。新集是一批老工作狂帶著一批小工作狂拚出來的。從創業元老到後起之秀,似火的激情,支撐著他們敢想、敢闖,敢於創新,敢於不斷超越自己,打破舊規則、舊製度、舊技術,攀登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
安全永遠第一
水、火、瓦斯,是煤炭行業的三條毒蛇。國外的媒體經常給我國煤炭行業戴世界上最危險的高危帽子。而新集堅持不懈狠抓安全,永遠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永遠把員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實現了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新集,二十年沒有發生過一次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新集從安全入手,創造了企業與員工、企業與社區的和諧。
對股東、股民高度負責
按照新集的地質條件,新集的開采成本應該是最高的;按照新集的產能和開采成本,它的利潤率不應該是最高的。因為它的煤層在地下幾百米甚至在千米以下,它既沒有便於開采的露天資源,也沒有一些大礦的產量。然而新集人卻用智慧和不斷創新的管理,為股東、股民捧上了豐碩的果實。2008年,新集人自我加壓,增加產能,降低成本,加之年初冰雪天氣,夏天電煤市場緊張,噸煤價格上漲,新集完成了十六億多的利潤,超過計劃目標近10個億。然而,2008年下半年次貸危機波及了煤炭行業,形勢急轉而下。2009年,董事會的調子是維持上年的利潤水平,誰都知道這有多難。然而,總經理劉誼並沒有向董事會特別強調困難,他說:2008年市場好,新集好;2009年市場不好,新集要更好。我們要讓股東和股民滿意。要做中國最好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