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3 / 3)

其實,張有富兩口子這半年多的不尋常經曆,正好是紅軍西征的一段曆程。

當紅軍大隊人馬前腳剛走,國民黨中央軍隨後就趕到了南原城。國民黨的地方勢力死灰複燃,卷土重來。短短幾天時間從縣到區、從區到鄉再到村全恢複了舊政權。他們組織了武裝力量,名曰“還鄉團”,大肆反攻倒算,解散農會,推翻縣、鄉蘇維埃政府,還四處捕捉農會主席、自衛隊隊長,揚言要“擠紅水、挖紅根”。

石澇壩村一百多戶人家被逐戶清查了戶口,其他人都沒找出啥問題。保長杜老二倒有了麻煩,他給紅軍支援了糧食和羊隻不說,在他家扛長工的段狗蛋,還參加了紅軍。杜老二一看有人要借機敲他的杠子,沒辦法,隻好挖出老先人積攢的三百塊銀圓上下打點,才算把事情擺平。

張有富兩口子盡管給寄養在家裏的兩個紅軍子女上了戶口,想辦法避過了風頭,但他們的心始終是懸著的。李桃花時常從夢中哭著驚醒,說是滿臉血跡的張英從戰場上下來,看見自己的兩個親骨肉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悲痛欲絕。

“我可憐的妹子,你究竟出了啥事?快回來看看兩個孩子吧,他們長得可乖了……”

張有富兩口子在苦苦盼望等待中,兩個孩子過了六坐坐、九爬爬、十二個月走娃娃幾個關坎,開始咿呀學語了。兩個小家夥十分乖巧逗人,從東塬畔和杜堡子來串門拉閑話的村鄰老鄉,無不向張有富、李桃花誇讚,說:“三歲看大,從小看老,這兩個孩子日後必成大器呢。”張有富兩口子聽了這話心裏盡管不是個啥滋味,但他們也愈發高興,視兩個孩子如掌上明珠,整天愛不夠、親不夠,頂到頭上怕嚇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李桃花過分疼愛孩子,還有幾分是對痛心徹骨愛的慰藉。如花似玉的她,為追求真愛背叛家庭,跟心愛的男人逃到這窮山溝裏,過貧苦日子她心甘情願,唯一讓她心裏受煎熬的是沒能給男人生個一男半女。

自張有富背著她在出逃途中顛流了她肚子裏懷的孩子後,她以後再也沒有懷上孩子。盡管張有富待她好,夫妻恩愛,但李桃花自感問心有愧,總覺得欠了張有富一筆巨大的債,常常噙滿淚水對老漢誠懇要求:“我不能給你生兒育女,你把我休了再娶吧。”

張有富每聽到這話,鼻根一酸,一陣難過眼圈發紅,安慰她:“你胡說些啥嘛,不是你不會生娃娃,是我沒福氣,沒得兒女的命。”如今他們兩口子膝下有兩個孩子整天圍著轉,不但給他倆的生活帶來了歡樂,也給他倆孤寂的心添加了幾分希冀。

在張乾坤、張巧惠滿周歲那天,張有富家的破牆爛院裏飄曬著四塊紅綢子。紅綢子上繡著小金龍和小金鳳,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原來,李桃花拆洗了孩子貼身穿的折疊式紅兜肚,她今天要拿出大戶人家小姐的看家本領,用張英姐妹裹過手槍的這四塊紅綢子,給兩個孩子裁剪縫製兩件紅兜肚。

吃過晚飯後,李桃花叫上老漢張有富,從院牆畔狗食槽底下挖出張英交給她的那兩塊銀圓。他們進窯關好門,點上小油燈,李桃花把兩塊銀圓用一塊幹淨的布子擦了又擦,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發現這兩塊銀圓和他們平時用的不一樣。銀圓的正麵中間鑄有“壹圓”,圓周上方自右向左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下方是“川陝省造幣廠造”的字樣,一左一右用兩個五角星相隔。翻過背麵,正中是繪有經緯線的地球,上麵疊加著鐮刀和鐵錘圖案,沿周邊上方鑄的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下方是“一九三四年”,左右用兩朵十字形花星隔開。

李桃花今天要把這兩塊特製的銀圓分別縫合在兩個孩子的紅兜肚裏。她細心裹好銀圓,把它們分別放在紅兜肚裏麵的下沿邊上,用針線把銀圓固定好,然後再一針一線地把紅兜肚的上沿邊縫合好。她把裁剪縫做好的兩個紅兜肚在自己的臉上貼了貼,然後分別在兩個孩子身上量了量,又用嘴唇親了親兩個孩子的臉蛋,把頭依偎在旁邊給她端燈盞的老漢懷裏。

李桃花哭了。她流的是幸福的淚水?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