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3 / 3)

這座坐落在北京八達嶺東山腳下的“西夏昊宮”,是張天宇去年投資五千萬元資金新建的。

“西夏昊宮”是一座園林式山莊。山莊內的亭台樓閣,完全按照西夏的建築風格設計建造的。宮殿寺廟裏擺放的一切陳設展品,是一幅幅、一件件關於西夏王國的“說明書”。也可以這樣說,遊客在山莊裏休閑娛樂時,就像走進到一個神秘的西夏王國裏。使西夏文化以這種“拍賣”的形式,不斷地走進華夏大地的千家萬戶,走向海外。

這種把掙錢和傳揚西夏文化融為一體的創意,聽說是張天宇的妻子楊芮瑩在無意中說出來的。張天宇為了回報妻子的這個“金點子”,給她在北京找了工作,她參加完今天的“西夏昊宮”揭牌慶典儀式,明天就要到北京一家文學雜誌社報到上班去了。同時,張天宇為了感恩父親,勉勵兒子,他獨出心裁讓父親張乾坤和兒子張昊為今天的“西夏昊宮”開業慶典揭牌。

張乾坤在別人的指導下,趕中午給“西夏昊宮”揭了牌後,欲想讓孫子張昊把他帶上,先到天安門廣場上浪一趟去。可張天宇把他請到幾百名員工的麵前,宣讀了一份特殊的“招聘書”,把他招聘成了山莊的一名清潔工。

宣讀完招聘書,天宇讓父親歸到清潔工的行列中,然後給全體員工簡明扼要地講了幾項規章製度,讓大家分頭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夥一走開,張乾坤不知道清潔工幹啥,也沒人指派他,隻好一個人背抄著手在山莊裏轉悠著。

等到晚飯後,他終於找到了孫子張昊,把他的願望一說,張昊答應明天一定帶他去。張昊也隻能在家裏蹲明天一天了,後天得趕到北京的一所重點中學補習功課。

不是說張昊已被北京大學特招了嗎?原來是這樣的,他在鳳城一中參加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時,獲得了全國一等獎。北京大學在網上給他發了一個意向性的函,希望他在明年高考時能報他們學校。當然了,這需要他考得一個高分才能行。張昊在他爸爸商界朋友的幫助下,把學籍由鳳城一中轉到了北京。現在盡管已放寒假,校方通知他,讓他務必於後天到校,參加全校尖子生的補課。因此,他不能失去這個機會。答應爺爺的央求,也隻能在明天完成。

第二天上午,張昊帶著爺爺搭乘公交車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張乾坤是第一次來北京,也是第一次走在魂牽夢縈的天安門廣場上。他一邊走著看,一邊感慨地彈著舌頭。他走進天安門廣場,第一件大事就是先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遺容。

莊嚴雄偉的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端。走到跟前一看,毛主席紀念堂是一座正方形大廈,正門上方鑲嵌著“毛主席紀念堂”漢白玉金字匾額。棗紅色花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四周環以黃色花崗石八角形廊柱。重簷平頂的簷口貼以金色琉璃瓦。大門南北兩側各有兩組群雕,展示的是中國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的革命曆程。

他們爺孫倆排隊從正門緩緩進入紀念堂。進去一看,會堂大廳的中央是一座巨型漢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他麵含微笑,端莊安詳。張乾坤老人懷著無比敬仰和激動的心情,把手裏那束孫子給他買來的鮮花,小心翼翼地敬獻到毛主席的坐像前。

他要跪下來給毛主席磕頭,張昊把他給拽住了,用眼神和手示意,這裏不允許跪下來磕頭,都行的是鞠躬禮。沒辦法,張乾坤老人一個手裏拿著從來不抹的帽子,雙臂直垂,學著其他人的樣子,虔誠地給毛主席深深鞠了三個躬。

鞠完躬,他在孫子張昊的攙扶下,隨緩緩流動的人群,屏聲靜息地步入到了瞻仰廳。

瞻仰廳正中的水晶棺內安放著身著灰色中山裝、覆蓋著鮮紅黨旗的毛主席遺體。水晶棺的棺床是用黑色花崗石製成的,周圍鮮花爛漫。大廳正麵的白色大理石牆壁上鑲嵌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一行鎦金大字。

張乾坤老人緩緩地從毛主席水晶棺旁走過時,他好像沒了思維狀態似的,隻感覺到心狂跳得厲害,腦子裏倒成了一片空白。

瞻仰完毛主席遺容,他爺孫倆隨人流從南大廳的出口走出了紀念堂。在往出走的時候,張昊看見爺爺落了淚。爺爺趁他不注意時,轉過臉偷偷地用帽子把眼淚擦掉了。

待爺爺的心情稍平靜後,張昊帶著他又到國旗下仰望了一陣以前隻能在電視裏見到的國旗,然後隨流動的人群過隧道進到了故宮。張昊為了讓爺爺高興,他買了兩張登天安門城樓的票,扶著爺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張乾坤站在城門樓上激動不已,感慨萬千。一生中魂牽夢縈的夙願,在今天一個個地全都實現了。

他幸福得有些忘乎所以,一個手扶在欄杆上,一個手學著領袖們的姿勢,向長安街來往行駛的車輛招手致意。就在這一刻,張昊在他的側麵,舉起照相機,把他那張幸福燦爛的老農民臉給“定格”了下來。後來聽說,就他的這張被“定格”的別人都不在乎的“土臉”,孫子張昊拿去參加攝影比賽,還獲得了個全國大賽一等獎哩。

他的“光輝形象”跟一些明星美女一樣,上了雜誌的封麵不說,還在世界各地浪了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