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海軍政委與司令的“陸上對抗”(1)(2 / 3)

檢查團在東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走馬燈似的到了20多個單位,開座談會57次,個別談話的師以上幹部112人,團以下幹部234人,戰士100多人,飛行員21人。在這樣短的時間裏走這麼多單位,找這麼多人談話,東海艦隊的領導有些懷疑他們深入的程度。

從當時東海艦隊機關所在地上海返回北京以後,檢查團的兩位負責人向蕭勁光報告了檢查情況,他們提出,對檢查出的一些具體工作問題要好好排排隊,分別研究解決。

這次談話不久,海軍機關便接到了檢查團的彙報材料。在這個材料中,把檢查東海艦隊的問題作為海軍問題提了出來。

蕭勁光對此感到難以接受,覺得彙報材料裏有些問題是在“做文章”,是從海軍黨委指示、文件和他的講話中尋找一些在他們看來是與林彪、與軍委精神不一致的內容,加以對比,以證明海軍黨委尤其是他蕭勁光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錯誤。

比如:“林總指示,在今後兩三年內,仍然以四好為綱,大力加強連隊建設。但是海軍黨委、領導機關所發正式文件,首長講話以及報紙社論中卻都有另外一些提法。就是‘四好為綱(或以四抓一調查為綱),以軍事訓練為重點’。這樣就把思想作風這些帶頭領先的東西,放在從屬地位,引起了下邊幹部認識上的混亂,在一些幹部中甚至產生‘軍訓壓倒一切’的錯誤理解……對‘四個第一’就不是那樣重視,甚至有的指導員也不知道什麼是‘四個第一’”

“軍委林總提出,‘少而精’的訓練方針後,海軍又提出了‘穩步前進、鞏固提高,鼓足幹勁、力爭上遊、質量第一、安全第一’,並當作訓練的實施方針,使‘少而精’的方針被衝淡。”

“關於戰備方麵的問題。軍委和林總指示的精神是:我們的戰備工作要立足於應付大戰,準備兩手。但海軍黨委二屆二次會議卻強調戰備工作要‘麵對現實’準備兩手……盡管海軍提出的是準備兩手,而實際上則是側重於一手,主要又是應付當前鬥爭這一手。”

……

蕭勁光不同意這些,並在海軍黨委常委交心會上作了說明。他覺得這些提法隻是因為沒有照搬當時軍委和林彪的提法而已,但它符合海軍的實際情況。從內心講,把這些問題作為海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並加以批判,他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他被認為是“態度不好,不承認錯誤”。

同年10月,總政檢查團檢查了海軍大院。海軍大院被認為是北京市的“第二個管莊”(北京的一個大雜院,當時被認為是最亂的地方)。總政檢查團與軍委檢查團對海軍問題的認識基本一致。

12月1日至1963年1月17日,海軍黨委在北京召開了擴大會議。這次會議對蕭勁光的“錯誤”繼續進行“揭發批判”。做出了《關於堅決貫徹林彪同誌的三條指示,加強海軍政治工作的決議》。蕭勁光因為身體不好,住在三○一醫院,沒有參加會議。會後,參加會議的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到醫院看他,他對檢查團的結論有意見,說:“海軍犯了方向性錯誤,現在接受不了,還要看三年。”

蕭勁光說:“再過三年,如果實踐證明我錯了,我再作檢查。”

可是三年之後,蕭勁光再也見不到這位爽直的陶司令了,他被林彪一夥迫害致死。

而具有幾十年黨齡的蕭勁光也作了最壞的思想準備,準備隨時被罷官撤職。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毛澤東在軍委關於海軍總部的報告上批示:關於海軍問題的報告已經看過,認為很好,照此執行,每年檢查一次執行情況。希望海軍各級黨委同誌們團結起來,以大局為重,煥發精神努力工作,發揚成績,糾正缺點錯誤,同其他軍種一樣,把海軍工作做好。有錯誤並不要緊,隻要改正就好了。

正在醫院治療的蕭勁光得知毛澤東的批示內容後,很受鼓舞。7月3日,他抱病提筆給毛澤東寫信,信中除檢查了海軍工作發生的一些問題由他負責外,還表示:為了照顧大局,我可以承認四個第一沒有擺在第一。信中還表示:我現在雖然有病,正在療養,希望爭取早日恢複,為黨做些有益的事情。他很希望能跟毛澤東談談海軍情況,因此在信的末尾,寫了這樣一段話:曾經有過幾次打算找主席,但沒有適當機會,如果主席時間許可的話,我可隨時前來。但他的願望未能實現。不久,他出了院,繼續抓海軍工作。若幹年過去之後,蕭勁光再回憶這段曆史時,一些問題顯得更清晰了。當時林彪之所以抓住海軍不放,其目的就是為了推他那所謂的“四個第一”及其他“左”的東西。如果說在1960年9月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林彪對總政治部主任譚政等人羅織罪名、搞揭發批判,是為推行他的“左”的一套所采取的第一個步驟的話,那麼,1962年3月他對海軍的所謂指示、派檢查團檢查海軍,就是他所采取的第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