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朱德元帥最後的軍禮(3)(3 / 3)

朱德這才翻過身去,閉上眼睛休息。

7月初,朱老總已報病危,但神誌還比較清醒。一天李先念來到醫院看他。

這時,他想的還是國家和人民,他關心的還是國家的生產建設。當時,他閉著眼睛,聽說李先念來了,立即睜開,兩人緊緊地握手,他輕聲慢語地說:

“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又說,“生產為什麼不能抓?哪有社會主義不抓生產的道理?要抓好!”

他說得很慢,康克清和李先念兩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他的這些話顯然都是針對“四人幫”的,特別是後麵的話。

後來,再有人來看他,他都要睜眼看看,但是已不能說話,很快就神誌不清了。

7月2日,朱德的病情加重,幾乎連說話也困難了。這天,他的剛剛畢業的孫女趕來看他。朱德見心愛的孫女來了,精神似乎好多了。他用目光示意孫女坐到他身邊,孫女順從地坐過來了,他的臉上頓時出現一絲光彩,他努力顯得輕鬆些,甚至還準備說句笑話:“我們的大學生來了……”剛說了第二句“要做……無產階級”,他再也沒有力氣把話說完。他顯然要囑咐孫女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這是朱德一生中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最寶貴的遺訓。

7月4日,朱德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行了,將不久於人世。他用盡全身僅有的一點氣力,清楚地喊了一聲女兒的名字:“朱敏。”兩眼露出期待的目光,凝視著她,口微微張了幾張,似乎有話要說。見此情景,朱敏立刻俯下身去,湊近父親的耳畔,安慰他老人家說:“爹爹,你不用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永遠聽黨的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革命到底’。你放心好了。”聽到這些話,朱德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老總從住院到去世,隻有10天。那是1976年7月6日下午3時1分。朱德享年90歲。

本來朱德住處的衛生間設備簡陋,地方狹小,洗澡盆又高又笨,進出很不方便。朱德年紀又大,又高又滑的浴盆很容易發生意外。為了他老人家的安全,管理部門幾次建議把浴盆改低一點,再裝一個噴頭,好讓他坐著淋浴,可他說什麼也不同意,理由就是:“國家用錢的地方多得很,我這裏已經很好了。再翻修改裝,又要浪費錢財。”這次朱德住院後,工作人員趁機把浴盆改裝好,他們等待著老人回來批評,那也心甘情願!老人能安全一點,舒適一點,比什麼都強。可是,他們再也沒有等到老人家回來……

那一段時間,康克清沉浸在無邊的悲痛之中。但是,很快她就從悲痛之中解脫出來。她想到老總的為人,想到他對她的希望,特別是他生前“革命到底”的遺言,她必須繼承他的遺誌,更加堅強、勇敢地擔起未來的擔子。對老總的最好懷念,不是悲痛和淚水,也不隻是幾句誓言,而是堅定不移地以實際行動,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先輩們的理想早一天實現。

朱德一生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為黨工作,沒有絲毫的私心雜念。生前,他曾多次對自己的子女說,人總是要死的,不能永遠活著。我是無產階級,我死後你們沒什麼可繼承的。房子、家具都是公家的。我所用的東西,都要上交給國家。我最珍貴的,就是屋裏掛的那張毛主席像,你們可以繼承。我的那些藏書,你們可以拿去學習。

朱德晚年病重的時候,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講:“我有兩萬元的存款,這筆錢不要分給孩子們,不要動用。告訴康克清,把它交給組織,作為我的黨費。”

朱德病逝之後,他的戰友,妻子康克清按照他的遺囑,把這筆存款如數交給了黨組織,完成了丈夫的遺願。

現在,朱老總省吃儉用20多年積蓄下來的那張20000元存款單,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

在中南海毛澤東的寓所裏。

剛從生命垂危中被搶救過來的毛澤東,靜臥在病榻上。這時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華國鋒趕來向他報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毛澤東聽完華國鋒的報告,用微弱、低啞的聲音問:“朱老總得的什麼病?怎麼這麼快就……”他囑咐華國鋒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喪事。

朱德的逝世,使中國人民再一次沉浸在悲痛之中。當他的遺體被送往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時,人們聚集在十裏長街,含著熱淚,目送著靈車西去。

朱德的逝世,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他們紛紛發來唁電、唁函,表示深切的哀悼,並且高度評價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中國領導人為:

“20世紀最偉大的民族領袖之一”;“中國紅軍之父”;“為爭取中國人民解放而奮鬥的傳奇式的統帥和戰士”;“中國人民優秀的兒子”;“無私地忠於職責的典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的偉大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