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明白地指出寶玉和黛玉相處了多年後,寶釵才來的。可見兩個進來賈府應該是隔了很多年的。
到底隔了多少年呢?
文中介紹薛蟠時曾說他“今年方十有五歲,性情奢侈,言語傲慢”,妹妹薛寶釵“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蒙潤,舉止嫻雅”。故而薛蟠“送妹待選”,一家人“在路不計其日”,來至京城。
換言之,寶釵進京時十三歲,在路走了“不計時日”,也許跨了個年,十四歲的時候才來到賈府,而且必須是過了正月後才到的。因為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中說,“誰想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重和平,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辰,便自己蠲資二十兩,喚了鳳姐來,交與他置酒戲。”鳳姐便與賈璉商量,說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問他該怎麼操辦?
賈璉聽了,低頭想了半日道:“你今兒糊塗了。現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麼給林妹妹過的,如今也照依給薛妹妹過就是了。”鳳姐聽了,冷笑道:“我難道連這個也不知道?我原也這麼想定了。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想來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與林妹妹的不同了。”
這裏點明薛寶釵進府後過的第一個生日是十五歲。很可能寶釵是十三歲那年年底動身,走了幾個月,第二年春天才來到京城的,那時十四歲生日已經過了。而這也很符合宮廷選秀的規定年齡。
賈璉說“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麼給林妹妹過的”,意思是林妹妹已經過了好幾個生日了。也從側麵證明了林妹妹已經來了很多年,不可能在進府第二天便聽到薛家進京的消息。
且算寶釵進府是十四歲,她比寶玉大兩歲,寶玉又比黛玉大一歲,那麼這年黛玉已經是十一歲了。而黛玉進府的時候隻有六歲。換言之,兩人進京的時間隔了五年。
第三回末尾“方才安歇”與“次日起來”之間,竟然整整少了五年的時間。這一覺睡得可真長呀。
3、寶釵初來為何住在梨香院
第四回,薛家一家子人浩浩蕩蕩進了賈府,王夫人接待甚周,並殷勤挽留,賈政也使人上來對王夫人說:“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著,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
這是全書中梨香院的第一次出名。甲戌本有側批:“好香色。”極讚這名字取得好,但是怎麼個好法呢?卻沒提。書中也隻是簡單地介紹:“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餘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關於種植裝飾,一字不提。
聯想到薛寶釵之“薛”通“雪”,而古人詩中多以梨花代雪,比如溫庭筠的“梨花雪壓枝”,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開,千樹萬樹梨花開”等,我便原以為這梨香院的名字是為薛寶釵而取,至於原是用作“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則隻是隨手一筆。
然而到了第十八回元妃省親之前,薛家搬了住處,將梨香院騰作他用——
“原來賈薔已從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並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那時薛姨媽另遷於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將梨香院早已騰挪出來,另行修理了,就令教習在此教演女戲。”
到這時,梨香院再次換了主人,而“梨香院”的含義似乎也發生了轉折,即是“梨園”的意思,原來一早就預備著要給戲子搬進來住的。
然而,如果“梨香院”的名目隻是為了“梨園”而起,為什麼一開始要讓寶釵住進去呢,寶釵與“梨園”何幹?榮公又豈能在“梨園”裏養靜?這不是顧此失彼麼?
我們都知道,紅樓中每個庭院房屋的名字都含有深意,比如後來寶釵住的蘅蕪苑就深合她的身份。至於其間曾一度停留的“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因為是過渡性質,連冠名都省了。
如此可知,曹公讓寶釵住進梨香院,必有深意。更何況,梨香院的名字還在回目中出現兩次,而兩次都與寶釵有關。
第一次是第八回,這個在不同版本是有分歧的,甲戌本作《薛寶釵小恙梨香院賈寶玉大醉絳雲軒》,庚辰本與夢稿本己卯本則改成《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甲辰本作《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戚序本是《攔酒興李奶母惹厭擲茶杯賈公子含嗔》。
此因故事發生時,寶釵還住在梨香院裏。但是既然各本回目不統一,這裏也就不細加評論了。
但到了第三十六回《繡鴛鴦夢兆絳芸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寶釵已經搬走了,梨香院的名字卻再次出現在回目中,而且,仍然與“絳芸軒”相對。
早有多位紅學家論證過,紅樓八十回中,凡逢“九”便有深意,比如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二十七回《埋香塚飛燕泣殘紅》,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
那麼,這第三十六回的重要章目說的是什麼故事呢?
其上半回的情節,是說寶釵去探訪,恰值寶玉睡午覺,她便坐在一旁接過襲人的針線繡起鴛鴦來,忽然聽見寶玉說夢話:“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這裏明確地提出了“金玉姻緣”和“木石姻緣”兩個對立的說法,於是,寶釵“不覺怔了”。
——寶釵“怔了”,寶玉卻“悟了”。
接下來,寫到寶玉去梨香院請齡官唱曲,被拒絕,並旁觀了齡官與賈薔的一場纏綿,從而意識到“情”之一事,“隻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故曰“情悟”。
寶玉情悟之地是梨香院,可見這地方何等重要。
也正因為這個“悟”字,讓我想到了“梨”的另一層含義,可能不是“梨園”,而是“者梨”。據佛書《翻譯名義集》講,和尚有五年以上的受戒經曆,即可稱“者梨”。這是個梵文的音譯詞,原意為教授、軌範正行等,在古書中使用很普遍,比如《兒女英雄傳》中就以“者梨”代替和尚。
梨香院最初既然為榮公“養靜之處”,那麼很可能取這名字的含意,暗指參禪悟道。
而讓寶釵住在梨香院,是因為寶玉的第一次通禪正是因寶釵而起,事見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寶釵笑道:“要說這一出熱鬧,你還算不知戲呢。你過來,我告訴你,這一出戲熱鬧不熱鬧。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韻律不用說是好的了,隻那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極妙,你何曾知道。”寶玉見說的這般好,便湊近來央告:“好姐姐,念與我聽聽。”寶釵便念道:“漫揾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裏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寶玉聽了,喜的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讚寶釵無書不知……
後來寶玉因此了悟,大發禪興,也填了一支《寄生草》: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