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澤道:"臣謝太後誇獎,臣努力把差事辦好。"
慈禧太後問:"你帶同文館學生去嗎?他們可都是學西學的。"
曾紀澤答:"臣已會同總理衙門的王大臣到同文館選了英翻譯一名,法翻譯一名,供事一名。這三個人隻是初選,要到上海後才能彙奏。"
慈禧太後問:"他們能行嗎?"
曾紀澤答:"回太後話,臣略懂英文。英翻譯左秉隆,臣經過考核知其可用。法翻譯聯興,是同文館的法文教習華茲所薦,臣未能深加考究,因臣不懂法文之故。但據華茲講,聯興法文學得很好,依臣想來華茲的話當是不會錯的,就初選了他。至於供事,本無大事可做,不過替臣抄謄公文,隻要字跡幹淨就可用了。"
慈禧太後略一沉吟,又問:"遞國書的日子,是由你定,還是他們外國人定?"
曾紀澤回答:"回太後話,臣在總理衙門翻檢了一些文案得知,遞國書這種事原無定例,須臣到彼國之後,彼此商量辦理。"慈禧太後奇怪地問:"外國也有總理衙門嗎?"曾紀澤答:"回太後話,外國稱'外務部'或'外部',所辦之事,即與中國總理衙門公事相同。最近聽說,英國也將外部改稱總理衙門,不知確不確。其實外國話都不同,不管外部也好,總理衙門也好,隻是所辦之事相同就是了。"
慈禧太後問:"你大概什麼時候可到外國?"
曾紀澤答:"回太後話,隻要托賴太後、皇上洪福,一路平安,路上沒有耽擱,年底總可到法國都城。"
慈禧太後不由問:"你沒到過外國,怎麼這麼清楚?去外國的路徑事勢想是聽來的,還是由洋書上看來的?"
曾紀澤答:"回太後話,臣對外洋的路徑及他們那裏的事情,有翻看中文書或洋書以及通過地圖查考得的,也有通過洋人問得的,都比較可靠。"
慈禧太後問:"香港安船不安船?"
曾紀澤答:"回太後話,臣擬賃法國公司輪船。因為法國公司的輪船比其他輪船公司便宜。輪船總有載貨卸貨、載人下人等事,每逢口岸必有耽擱,但都由該船主作主。想來到香港口岸也要有耽擱。"
慈禧太後沉吟了一下,又小聲和慈安太後說了句什麼,這才緩緩道:"曾紀澤呀,你到外國後要好好辦事。--你跪安吧!"
曾紀澤後退三步,跪倒口稱:"臣曾紀澤跪請聖安。"
曾紀澤緩緩退出,到了門外,他長出了一口氣。至此,近一個時辰的召見結束。太後召見時提到的威妥瑪是原英國派駐大清國的公使,也是英國比較著名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