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兩天沒有進食,加上一路爬行而來,任是鐵人也已經軟了,何況是我們呢。如果它們真的動手,我們該怎麼辦呢?
是的,我們絕不能束手待斃,所以,我們正在想,想一個辦法!
過了很久,果然有一個大膽的猴子慢慢走了過來,我費了很大力氣也終於啟動了我的攝像裝置,然後把錄製到的一段野獸嚎叫聲放了出來。
“嗚嗚”的巨大聲音響遏行雲,如一陣風般占據了這個空間,那正走過來的猴子臉上馬上變了色,忙轉身跑了回去。再看那群猴子也一般模樣,各個魂不附體般,一隻最為高大的猴子,大概是猴王,一時間也有些慌亂,畢竟性命要緊啊!
又是一陣風,整個猴群已經散去了,我們幾個又互相望了望,然後,便異常笨拙得向著最近的果樹爬去。
這是一顆我們從未見過的果樹,而這裏竟全都是這種樹。樹並不大,果實卻很多,一個個圓溜溜的,紅彤彤的,有些像是沙果的樣子,隻不知是不是能吃。換作從前,這是我們最為忌諱的,但現在如果不吃些東西,我們的生命必定是朝不保夕,不是被活活的餓死,也會死在這些猴子的手下。總之,我們如果不想死,就必須賭這一局。雖然是這樣,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我覺得猴子們既然能夠占據這個地方,這些果實就不應該是有毒的。
問題又來了,果實在樹上,而我們現在的體力根本無法上樹去摘取,我們該怎麼辦呢?夫子甚至沒有給我們去想的時間,他首先到了樹下,然後,雙手撐地,我們看到了他那張因為用力而扭曲變形的臉,接著,他的身體猛地一躍,撞在了樹上,果子們便劈裏啪啦的掉了下來,夫子也重重的摔在了地麵上,我相信他一定很痛,但他的臉上竟露出了笑容,很高興的樣子。我的眼睛有些潮濕了,但淚水終究沒有流出來,我知道他不會希望看到我的眼淚。
現在我們正在吃著這些可愛的果實,由於它是紅色的,我們姑且稱之為“紅果”吧。紅果確實是一種很好吃的果子,它的皮很薄,裏麵的果肉卻很結實,很有嚼頭,倒有些像是吃牛羊肉的感覺,不過它的味道是甜的,甜而不膩,並且吃完後嘴裏還留有一股餘香,雖然清淡,卻感覺很提神。更為難得的是它竟然是補充體力的聖品,每吃下一個,我們就覺得身體裏突然激發了一股力量,而疲勞卻被一絲絲的擠了出去,好像從海水中提取鹽一般,眼看著那些鹽從海水中析了出來。
當我們吃過紅果正準備休息時,那些猴子又回來了,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樣子,大概是已經發現附近根本就沒有任何猛獸。於是,我們都站了起來。我們並不打算傷害它們,但同樣不希望它們打擾我們的休息。
對於這些生性膽小的家夥,敲山震虎絕對是個好用的招數,如果再加些佐料豈不是更美妙?奇哥已經拔出了他的電之劍,向前衝去,那些猴子也仍舊氣勢洶洶的走著,膽子倒好像大了許多。我們幾個也啟動了醉光劍,在後麵為奇哥壓陣。
很快奇哥來到了一塊石頭附近,停了下來,難怪這家夥要向前猛衝,原來是打算故伎重演。那群猴子就在他前麵不遠處停了下來,首領“吱吱”叫了幾聲,正打算一起衝鋒。見勢不好,奇哥大吼一聲,猴群一楞神的功夫,奇哥縱身一躍,一劍劈出,確有萬夫不擋之勇,隻見劍光閃過,激起一陣火星,那石頭也早裂開了,聲音竟甚是清脆。那些猴子的身形立時定住了,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利用這個空隙,我們的醉光劍也出手了,隻一會兒,猴子們都躺在地上不動彈了。
這一覺睡得真是舒服,仿佛是等了多少年的一覺。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我們才醒過來,那些猴子也早就醒過來了,我們正在不遠處望著我們,竟是一種敬畏的表情,難道它們真的把我們當作了它們心目中的神?我們已無暇去想那麼多,因為我們明天就準備離開這裏了。
其實現在我們的體力已經完全恢複了,甚至更覺得身輕體健、耳聰目明,我們想來想去,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紅果,所以,今天我們準備多采集一些紅果,留作路上的食糧。
黑夜又張開了它巨大的雙翼,雖然經過了一天的勞碌,但我們卻並不感到疲勞。這時我們正在吃著紅果,阿蘇突然淺淺的笑著說:“我總覺得這幾天過的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好像真的重生了一般。”
夫子也淡淡地笑了笑,說:“是啊,尤其是那天從山頂的雪洞裏滑下來,那個洞可真長,我醒來時還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呢!”
我忙說:“看來大家的情形還真得差不多,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後來咬了咬嘴唇,才知道自己還活著。”
我歇了口氣,接著說:“對了,我掉下去之後,你們本不必下來的。”
奇哥衝著我眨了眨眼,說:“這你就要問阿蘇了。”
阿蘇瞪了他一眼,柔聲說:“反正當時都那個樣子了,我還怕什麼?所以你掉下去,我也就跟下來了。不過,奇哥就沒這個必要了。”阿蘇當然是話裏有話,和奇哥針鋒相對起來。
夫子是比較喜歡做和事佬的,他忙把話頭接了過去,說:“如果我們當中有一個貪生怕死的,沒有東西吃,大家是堅持不了兩天的。所以,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和奇哥自然是選擇同生共死了。”
奇哥大笑著說:“夫子,你是越來越明白我的心思了。”
我也大聲笑著說:“有大家這樣的朋友,我這輩子就不算白活。”
這時,阿蘇拍了拍不點的小腦袋說:“來,怎們還是講點有用的吧。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食蜜獾因為貪吃蜂蜜,才獲得這樣一個雅名。它的主食是鼠類、兔子、蛇、鳥,對蜂蜜它有特別的嗜好,但並不是經常可以吃到的。因為野蜂把蜂巢建造在高大的樹上,食蜜獾無法發現它,盡管對蜂蜜垂涎三尺,也不能得到它。
在非洲森林,有一種小鳥名叫知蜜鳥。這芳名也是因為它具有的獨特習性獲得的。知蜜鳥是一位優秀的偵察員,專門能找到野蜂的巢。但是野蜂的毒刺兒使它望而卻步,因為它吃過苦頭,若是叫野蜂刺一下,那是奇痛難挨的。所以知蜜鳥從來不去招惹野蜂,更不敢去嚐它的甜蜜,雖然它對蜂蜜也是饞得垂涎欲滴。
知蜜鳥想起了朋友:食蜜獾。它是信得過的合作夥伴。
知蜜鳥每日在森林上空盤旋不停 ,細心搜索野蜂的蜂巢。
一旦發現目標,立即去通知食蜜獾。它在掛有蜂巢的大樹上空盤旋翻飛,嘴上不住地尖叫。
知蜜鳥的信號對於食蜜獾來說,是非常耳熟的。當它聽到這個好消息,立刻狂奔而來,爬上樹幹,攀援高高的樹枝,一掌抓下蜂巢,撕開蜂窩,貪婪地舔吃裏麵的甜蜜,蜂巢的碎塊零落滿地。
知蜜鳥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著,一點兒也不急。一直等到食蜜獾吃足,得意洋洋而去的時候,它才跳下來,啄食剩下的蜂蜜。這甜甜的野蜂蜂蜜是它與食蜜獾共同獲得的戰利品,所以吃起來格外甜香。
我說:“知蜜鳥和食蜜獾之間既體現了團結的力量,也體現了互相幫助所帶來的互利互惠,對人類的行為有很大的啟發。”
奇哥笑了笑,說:“其實,人與人之間是離不開互相幫助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目前的社會分工,之所以有分工就是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學會做所有的事情,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隻有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夠更好的完成一些事情。”
夫子也跟著說:“幫助可以說是從原始人類開始就有的一種良好的行為,那時候人們隻有互相幫助,團結一心才能夠戰勝猛獸,獵取食物。幫助可以說是人類存在的一種必然的產物,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應該學會去幫助別人。”
他停了下來,又接著說:“下麵我給大家講一個水怪的故事。”
在那遙遠的大海的海岸上,曾經有一個巨大的水怪被困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