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雖然是水中的霸王,但現在被潮汐衝上岸,困在沙灘裏,卻是寸步難行,隻好在那裏坐以待斃。
這時,幾隻水獺圍攏了上來,見是水怪被困在那裏動彈不得,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嘲笑起它來。有的說:“喂,大水怪,你為什麼上這裏呆著來了?你平日的威風都上哪裏去了呢?”有的說:“水怪啊,原來你也有這種落魄的時候啊,真還不如我們水獺,陸地和水裏都能自由往來呢。你真是白白浪費了一身好本事啊!”
要是在平時,水怪才不把這群微不足道的水獺放在眼裏呢,可是現在,它被困住了,無計可施,隻好任憑水獺們戲謔嘲弄,心裏十分窩火。
最後,一隻頗有威信的老水獺開了口:“水怪啊,你平日裏總是看不起我們,完全不考慮我們也有尊嚴。現在你被困,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吧。隻要你開口請求我們一句,我們就幫你回到水中,你要不肯開口,我們可就不管你啦!”水怪自恃清高,不願丟這個臉,就扭過頭去不理它們。
過了很久,水獺們又來了,對水怪說:“水怪啊,我們就要離開這裏了,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你願意我們幫助你嗎?”
這時候,其實隻要稍稍借助一點外力,水怪的困境就能夠解除,可是它怎麼也放不下身份,說什麼也不要幫助,還打腫臉充胖子說:“就算爛死在泥沙裏,死得也像個英雄,我自己情願這樣。我可沒有乞求別人幫助的習慣,你們用不著管我,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去吧。”於是,水獺們走了,其他可以幫它的動物見到這種情形也不來理睬它了,免得自討沒趣。
水怪就這樣一直堅持著它可憐的自尊而被困在沙灘裏,誰也不知道它最終是死是活。
奇哥先嚷嚷著說:“這個故事和上一個故事剛好相反,水怪為了所謂的麵子而拒絕水獺的幫助,最後造成了可悲的結局。我覺得水怪的想法太片極了,沒有誰是萬能的,所以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幫助。”
我說:“助人者,人恒助之。互相幫助本身就是人類社會裏的一種良好的行為。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很容易結交更多的朋友,也很容易成就自己的事業。”
阿蘇也說:“我覺得不接受他人的幫助以及不去幫助他人,都是脫離群眾的行為。一個人既然生活在社會中,就不可能和社會沒有聯係,所以,這種人最終必定是要吃苦頭的。”
我看了看阿蘇,不緊不慢的說:“阿蘇說得不錯,我下麵給大家講一個‘涸轍之魚’的故事。”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 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幹涸的車轍裏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歎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裏,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幹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麼行呢?”“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隻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幹魚啦!”
夫子很有感觸地說:“我覺得這個故事講的是幫助中態度與做法的問題。故事中,莊子非常巧妙地批評了監河侯的做法,也告訴了我們幫助需要的是實心實意,而不是說大話、空話,在很多時候,行動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以後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注重於行動,要有誠意,而不是虛與委蛇,敷衍了事。”
奇哥大聲說:“夫子說得太好了,幫助就是要誠心誠意,千萬不能弄虛作假,更不能大話連篇卻不做實事。如果誠意到了,即使能夠幫上一點也會讓人心暖的。”
阿蘇笑了笑,也跟著說:“幫助也是聯係人際關係的一條紐帶,也隻有盡心盡力的幫助才能夠更好的增進雙方的友情,也更有利於自身的發展。所以,幫助也是要講究一個‘誠’字的。”
奇哥向四周望了望,笑著說:“嗬嗬,又到我了。我也講一個故事吧。”
有一隻鸚鵡,離開家去看外麵更廣闊的世界。飛了幾天,它又累又餓地來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暫時在這裏安身。一隻小鬆鼠看到了這隻來自異鄉的鸚鵡,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所有的動物。動物們為鸚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盡力幫助它,鸚鵡十分感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大家都待鸚鵡特別好,鸚鵡也盡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事,贏得了大家的喜愛。
雖然生活得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鸚鵡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於是它向大家告別,回到了故鄉。
過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這場火燒得可厲害了,烈焰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百裏之外都看得見。山林中的動物們無處逃竄,死傷無數,情況讓人慘不忍睹。
鸚鵡遠遠地望見了這邊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辭勞苦地日夜趕路,趕到了著火的山林邊。它一次次地飛到附近的河邊,將羽毛在水中沾濕,然後把水灑向山林。也不知這樣來來回回飛了多少趟,鸚鵡累得頭昏眼花,幾次險些被熱浪吞沒,身上的羽毛也被燒焦了,但是火勢一點也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旺。鸚鵡毫不氣餒,還是不斷地灑著水。
天上的天神看見了,就對鸚鵡說:“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憑你用羽毛灑的那一點水,是根本撲滅不了山火的,你這是何必呢,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鸚鵡回答說:“我知道也許幫不了什麼忙,可是我曾經寄住在那裏,那裏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為它們竭盡全力,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活活被燒死!”
天神聽了這番話,很受感動,立即撲滅了山林大火,鸚鵡的朋友們終於得救了。
夫子把不點抱了過來,緩緩地說:“這個故事有些神話色彩,不過說得還是幫助。故事中的鸚鵡和山林中的朋友由於互相幫助才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這首先肯定了幫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鸚鵡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來解救自己的朋友,更是將幫助進行了升華,達到了舍命救人的高度。最後,通過鸚鵡的努力,感動了天神,撲滅大火,救助了很多山林中的動物。可以說,故事中幫助別人的和被別人幫助的同樣是幸福的。”
我大聲說:“‘助人助己’這句話是對這個故事很好的總結,故事中的動物們都是在互相幫助中建立了良好的有益的,也正是有了這個基礎,鸚鵡才能夠盡心竭力的救助樹林中的動物們。可以說,這也是一種因果關係。”
我話音剛落,阿蘇清了清嗓子說:“好了,又該我總結了。我認為幫助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和行為。互相幫助可以使我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我們在有困難的時候能夠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更容易成就自己的事業。另外,幫助需要我們講究一個‘誠’字,也就是說,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需要有誠心誠意的態度,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月”高懸在空中,很是圓,不知道地球上的月亮是不是也同樣圓呢?今天是什麼日子了?遊子們是不是該要回家了?
我還來不及想這個問題,我隻是朗聲說:“下一次故事會的主題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