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要生存就必須會淘金(1)(3 / 3)

在了解了投資的表象意義之後,父母的另外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告訴孩子哪些因素會對價格的波動形成影響。父母切忌通過公式或教學的方式來說教,而應該把投資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選擇一些孩子知曉的公司股票,比如家裏電視、冰箱的生產公司,這些出現在孩子身邊的品牌對於他們並不陌生,進而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注意所投資公司的相關信息,讓他們知道哪些信息會促使他們的股票漲價或跌價,對投資的錢會有何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自然就學會基本的股票投資原則了。

其實,父母對於孩子賺的錢不在乎有多少,甚至也不在乎虧損,因為虧損是教會孩子市場法則的必要通道。讓孩子通過操作用自己賺來的錢購買的股票,徹底領會投資的意義和技巧,這比讓他上多少節關於投資的理論課都來得重要,這才是教孩子理財的關鍵所在。

培養孩子賺錢的野心

天下財富遍地流,看你敢求不敢求。金錢多麼誘人啊,但要賺大錢一定要敢於行動。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誰都想成為富翁,敢想還要敢工,不敢冒險隻能小打小鬧,賺個小錢。

試看天下財富英雄都是有膽有識的。想當年比爾·蓋茨放棄哈佛大學學業,白手起家創辦微軟,是何等的膽識和行動力。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邁克-戴爾,在大學讀書時就組裝電腦賣,感到不過癮便開辦電腦公司,是何等令人欽佩。甲骨文公司老板埃裏森不僅放棄哈佛學業,賺取260億美金,還回哈佛演講,鼓動學生退學,被警察拖下講壇。還有網易丁磊、健力寶張海、實德徐明等等,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業績,就在於他們當初敢於冒險,敢於行動。

要想富,就不要怕,先邁出一小步,然後再邁出一大步。

特奧的哥哥叫卡爾,有一年他的父母不幸辭世,給他們兩個留下了一個破舊的雜貨店。微薄的資金,小店非常簡陋,他們靠著出售一些罐頭和汽水之類的食品,勉強維持生計。

他們不甘心過這種窮苦的日子,不斷地尋找發財的機會。

有一天,卡爾問弟弟:“他人與我們經營同樣的商店,為什麼別人的生意會如此紅火,而我們的店卻這樣慘淡呢?”

特奧回答說:“我覺得我們經營有問題,如果經營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賺錢的。”

“可是,如何才能經營得好呢?”有一天,他們決定去別人商店看一看,學習別人經營的方法。

他們剛來到一家商店門口,見這家商店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引起了兄弟倆的注意。他們走到商店外麵,看到門外有一張醒目的告示上寫著:“凡來本店購物的顧客,請保存發票,年底可以憑發票額的3%免費購物。”

他們看了這份告示,終於明白這家商店生意為什麼會如此興隆了,原因就在於顧客就是貪圖那“3%”的免費商品。

他們回到自己的店裏後,立即貼了一個醒目的告示:“本店從即日起,全部商品讓利3%,本店保證所售商品全市最低價,如顧客發現不是全市最低價,本店可以退回差價,並給予獎勵。”

兄弟兩個沒有繼續像父母一樣,靠小店維持生計,而是想成為富人,於是他們去學別人經商的智慧,使他們的商店迅速擴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店之一。

手島右郎是日本的學者,有一年到中國講學,他所講的題目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裏”。他說:“有一種窮人算是窮到了家。他們寧願在窮人的隊伍之首做一輩子窮人,也不願跑到一支富人的隊伍之尾去做一會兒富人。”他還說,“窮是一種切膚沒齒的感受,富是一種矜持倨傲的狀態。窮人隻有站在富人堆裏,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這話似乎有點刻薄,卻有一定的道理。窮就要改變思維,就要尋找打開致富之門的鑰匙。

富人身上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第一種要學習他們的創業精神。不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永遠不安於現狀,不滿足於現狀。富有是隨時都可能變化的。今天有錢,明天就可能變成窮光蛋了。富人們千萬不要以為,今日有錢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所以,我們要有成為富人,永遠都是富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