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在夏威夷,一位在某企業做人事谘詢顧問的人,在被記者問到工作中遭遇的哪一種問題最多時,他立即回答:“人與人之間的衝憲。”
記者問:“什麼是解決衝突的最佳方法?”這位顧問斬釘截鐵地回答:“原諒。”他向記者直言道,他麵臨的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勸服人們放棄他們的怨恨,而原諒他人並接受原諒。這位顧問,並不是基督徒,卻清楚地知道原諒的力量。
你我都有過錯,你我都需要被原諒。在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一位精神療養院的監督說,50%的病人如果相信他們已被原諒了,他們就都可以出院回家了。
如今,我們的社會,我們的身邊,因為利益關係或其他矛盾而充滿了過多怨恨、憤慨、惡毒和破碎的心,這些遺留下來而未解決的問題,撕毀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使工作受滯,在這許多問題中,多麼需要“彼此原諒”。原諒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減少摩擦,使人與人能夠親近。
一個不能原諒他人的人,是無法與人發展深厚、持久的親密關係的,無論你多聰明、多能幹。甚至,若你不原諒別人,你會成為孤獨的人,因為你身旁的人們會帶著遲疑、怕受傷的態度不敢接近你,你在自己周圍築起了孤獨的堡壘。
在家庭生活中,一個不原諒配偶的人,很可能會破壞婚姻中使兩人更加親近的潛力,特別是在溝通方麵。若經常彼此寬恕便能增進親密關係,因為它疏通了溝通的管道。若有人愛體,而不計較你的錯誤,甚至你做錯了也接納你時,你就無法不以更深的愛去回報他。
原諒像一麵透視鏡。人際關係很少是由一方毀約而破裂,通常隻是最近一連串不能原諒、不能和解的衝突爆發出來的積怨所造成的。而在婚姻的生活中,沒有一對已婚的夫婦從環抱怨,然而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享受愛與和諧的夫妻,他們的秘訣就是原諒。《馬太福音》第6章主禱文最後,耶穌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並非基督教徒,但一樣要學會原諒他人,不記舊恨,如此,肯定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處處受到歡迎。
極其惡劣的戰爭環境下,兩個最要好的戰友掉隊了。路上,他們被饑餓困擾,饑餓像魔鬼附上了兩個凡俗的肉體。絕望的刹那,他們幾乎同時想到了唯一可吃的東西——人肉!走在後麵的乙舉起了槍,子彈呼嘯著從甲的肩頭飛了過去。兩個人都心照不宣,繼續走路。還好,他們終於活了下來。歲月更迭,幾十年過去。臨終的那一刻,乙再也憋不住藏在心底的愧疚,向甲袒露了那顆“走火”子彈的原委,請求戰友的寬恕。甲說:沒什麼,當時我倆心裏都清楚。在那種情況下,我能理解!不論怎樣,總要有人活下來的。
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這是怎樣的寬容!假如你是那個被朋友的子彈擦肩而過的人,你會怎麼辦’冷眼相對還是舉槍自衛?能原諒舉槍有意殺你的朋友嗎?這個充滿了理解、原諒,彰顯著高風亮節的事例,給了我們關於寬容的最驚心動魄的感觸:寬容和原諒是人性中最可歌可泣的至美!
寬容別人,原諒別人的過錯甚至罪惡,等於教人於水火之中,自己也能得到給予的快樂和精神的升華。被寬容,很像被大赦,那個舉槍的乙,他看到甲的眼神中隻有原諒沒有苛責的時候,一定會深深地自責並有如釋重負的輕鬆。
寬容與原諒是一種境界,一種由愛來支撐的精神圖騰。它的天敵是仇恨。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得大方一點、大度一點,能夠對別人多寬容一點,不要時時記著仇記著恨,那樣我們的生活怎麼能夠開心呢?我們應該學會原諒,多原諒別人一點,多寬客別人一點,我們才會更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