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王維
在燦若群星的唐才子中,我找不到第二個人比他更適合當這篇文的男主了。
也許我最喜歡的詩是李白的,但我最喜歡的詩人,卻絕對是王維。
對王維不了解的朋友看這篇文,可能會覺得我簡直把他寫得太過完美,但是,其實關於他的任何一點,我都沒有半點虛筆,無論是他的出身、相貌、氣度,再到他的詩文、畫作、音樂,這一切都是史書上真實記載著的,當然,也包括他的忠誠。
而我的《空潭曲》,也隻為表現他的堅守初心。
對於王維的才能,也許他的詩不是唐朝最強的(這點其實我也覺得李白更好),但是綜合他各項能力,整個唐朝,不,或許該說從古至今,都無人能望其項背。他的詩書琴畫,隨便哪一樣都是頂尖的水準,常人能工於其中一項已是名家,更何況他全麵發展?無可否認,他是一位全能型,並且是天才型的藝術家。
而這位最頂尖的才子,最令我心折的,還是他的忠誠。
從古至今,幾乎凡才子必有風流韻事。隻有王維,始終潔身自好,史書上所記載的和他有關的女人,隻有他的母親崔氏,以及他那早逝的妻子,《舊唐書 王維傳》中記載“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
至於那本《集異記》中所提到的王維托公主推薦解頭的事,其實純為無稽之談,甚至有人據此牽強附會說王維與那公主有染,更是胡說八道。這段故事中,我唯一願意相信的,隻是那“妙年潔白,風姿鬱美”八個字。理由很簡單,王維如果真是托公主走後門,敢問他又怎會在這年京兆府試中寫下《清如玉壺冰》的詩句?他人天生一塵不染,若是真做了此事,我不信他還能寫下這樣幹淨的詩。
而提到他的忠誠,就算在現代來看,也許都會讓人覺得是一件奇事。且不說他並非是娶小老婆納妾,而是死了妻子,續弦簡直是理所當然,況且他還無子嗣,但是他不。而這並不是一夫一妻製的現代,他就算花心也算不上什麼生活作風問題,而在那以狎妓為風尚的古代,他這樣的行為或許才會被人恥笑,但是他不。也許你要說他是因為信佛才這樣清心寡欲,但是他的好友也信佛,比如崔顥(寫《黃鶴樓》的那位大哥),卻是“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他的弟弟也信佛,比如王縉,卻同樣是妻妾成群。而王維與他們來往密切,耳濡目染,卻絲毫不受他們影響。我想這些親友在他妻子逝去之後,未必不曾勸說過他,但是他依然不。對王維而言,也許這根本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在那個時代,他也絕非以此舉沽名釣譽,他這樣做,隻是因為愛人既逝,情心便止,他一生再也無法愛上其他人,隻是因為他擁有完整而純粹的情感,如此罷了。
而仔細想來,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在這個一千三百年前的男人身上,竟然集合了一個女子理想中的良人所該具有的一切品質,怎能不傾慕他?古往今來,才子多如過江之鯽,才華高超者數不勝數,可試問有幾人能如他般風華絕代,卻又深情如斯?他從不去寫綺麗淒美的詩句以悼亡逝去的愛人,可他的行動卻比任何一個寫詩的男人更真實。也許你要說,那些大才子,譬如元稹,譬如蘇軾,他們是因為才高,所以自有佳人傾慕,他們麵對佳人實在是無法回避。可蘇軾的《江城子》寫得再怎樣深情,再怎麼想念王弗,他身邊也已有了新人作伴,也許你要說是王潤之愛慕姐夫,是王朝雲傾慕蘇大人,自願跟隨他左右,那我不信就沒有女子這般愛慕過王維。憑他出身名門,風姿卓絕,才高八鬥,會沒有女人投懷送抱?我並無意指責蘇軾他們,或許也正因此,我們才能看到許多纏綿悱惻的情詩。可是隻有王維,麵對一切的誘惑,依然能夠心如止水,他將所有的懷念都放在心裏,隻有夜間獨坐彈琴時,想起從前與妻子琴瑟和鳴的美好時光,會寫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歸”。
這個男人,舉世無雙。
(未完待續,下一章說杜牧,孟浩然與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