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莊經營的是彙兌業務。它的繁榮與其東家自覺轉換為官僚集團的“權力掮客”角色密切相關。當山西票莊與官僚集團緊密聯係後,其東家就可以代蕩公帑,代存公款,代收捐稅。在業務關係上,票莊專門做政府的大買賣:政府財政支絀(財政出現缺口時)時,票莊就為政府籌辦錢款出力;在人際關係上,票莊刻意結交官僚,扮演“權力掮客”,從幫助士子參加科考,到資助他們進入官僚隊伍,從謀得實職,到晉升高職,無不悉心經營,堪稱無微不至。對那些尚未進入官僚隊伍的後備軍--科舉士子,票莊意在長遠,從投資開始給力,進京(或省城)趕考的沿途費用,由票莊彙兌;對有缺少經費的貧寒士子,票號就借錢給他們,盡量扶助他們趕考。而對於那些已進入官僚隊伍的“預備役”,也就是有銜無職的候補官員,票莊則進行全麵診斷,對其中有望獲職,又可結交的,不惜出力、出錢、尋找門路、行賄、打通關節,以幫他謀得實際職位;對於那些已經謀得實職卻缺少費用赴任的官員,票莊也積極墊錢,使他能夠順利赴任。
票莊如此結交官員的良苦用心,並非出於慈善或公益,而是一種大手筆的智力投資和風險投資:這些官員一旦走上實際領導崗位,就可能為票莊賺回百倍千倍的銀兩。晚清時代的王公大臣,每人背後都有一家刻意為他經營的票莊,這些票莊在他們那裏都得到了巨額的回報。
在京的幾個大的票莊,拉攏王公大臣,在外省的碼頭,不啻為督撫的司庫。最著名者,如蔚盛長交好慶親王,百川通交好張之洞,協同慶交好董福祥,誌成信交好粵海關監督某氏,大德通交結趙爾巽和慶親王,三晉源交結岑春煊,日升昌交結曆任粵海關監督、慶親王、倫貝子、振貝子和趙舒翹等。
以山西票莊大德通巴結晚清重臣趙爾巽為例。趙到山東,大德通的經理也趕到山東;趙到北京,就跟到北京;趙到四川,就跟到四川--大德通簡直就是趙的庫房。票莊因此獲利巨大,自然樂意做官員的“權力掮客”。更何況,自從“鹽鐵辯論”後,商人的地位和發展空間被限,也隻有依附官員隊伍,商人們才能享受暢快的呼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