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2 / 2)

楊鳳霞和鞏老師被呆呆地拒之門外。這時鳳霞才發現,就在門鈴按紐下麵,貼著一張不幹膠紙條,上麵寫著一行小字,“送禮者勿進。”鞏玉梅感慨地說:“看來中國還是好官多。”第二天上午,她們兩個經過層層盤查和填寫來客登記表後,終於走進了沈傑的辦公室。

和昨天相比,沈局長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放下手頭工作,把鞏玉梅和鳳霞讓到沙發上,又讓秘書給每人倒了一杯茶,然後和藹地說:“鞏老師,昨天實在抱歉,但沒有辦法,隻能那樣。反腐倡廉必須從我做起,從眼下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每時每刻都不能放任自己,請你們理解和支持我。”鞏玉梅和楊鳳霞被感動了,她們異口同聲的說:“沈局長,您做得對,我們完全理解。如果全國的領導幹部都能像您這樣就好了。”沈傑:“肯定會的,隻是時間問題。”接著他指了指楊鳳霞說:“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位姑娘是來上訪的吧。”楊鳳霞連忙站了起來:“是。”沈傑示意讓她坐下:“有啥事你就說吧,不過要實事求是。”當他聽完楊鳳霞的講述,又認真看完材料後,沒有馬上表態,思索了一會說:

“根據你講的情況和材料來看,這個案子的確值得懷疑。這樣吧,我和其他領導商量一下,然後以省人大信訪局的名義,給你們地區人大和檢察院行個文,讓他們對此案進行司法監督,限期解決,並將處理結果上報省人大信訪局,你們看怎麼樣?”

楊鳳霞和鞏玉梅千恩萬謝地退了出來。

兩個人在大街上分手時,鞏玉梅記下了楊鳳霞的手機號碼,說:“等李剛回來我給你打電話,再和他談談,看他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你既然大老遠來了,最好多跑幾個地方,誰也不知道究竟哪塊雲彩會下雨。”第二天下午,楊鳳霞接到鞏玉梅的電話,說老公回來了,讓她馬上過去。楊鳳霞進門時,李剛正在洗臉,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連衣服都還沒有來得及換。鞏玉梅特意炒了幾個菜,還拿出一瓶紅葡萄酒,說是專門招待鳳霞的。吃飯中間,李剛對鳳霞說:“本來,我在內蒙還有一個活動,再過三天才能回來,昨天接到玉梅的電話,說你到了省城,我隻得把其他活動推掉,連夜趕了回來。因走得急,買不上臥鋪票,結果擠了一路硬坐。”這讓楊鳳霞非常感動。飯後,李剛和鳳霞在沙發上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詢問她半年來上訪告狀的前前後後。楊鳳霞含著眼淚向他敘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李剛聽完後,沉思了好大一會,說:“這樣吧,今天不行了,明天我領你去見一個人,他是《中國政法報》駐華西記者站站長,叫陳浩,是個通天人物,他能把材料直接送到國務院總理的辦公桌上。”翌日上午十點多鍾,楊鳳霞和李剛驅車來到《中國政法報》駐華西記者站。陳浩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這位年近六旬,身材魁梧的老記者,雖然白發蒼蒼,卻很有精神。看來他和李剛的關係很不一般,兩個人一見麵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那樣,握手言歡。寒暄一陣過後,李剛說明了來意。陳浩認真聽完楊鳳霞的口述,又看了她提供的書麵材料和所有證據,然後背起雙手在室內踱了幾圈,坐下說:“這個案子非常典型,對揭露當前司法腐敗很有代表性。我準備在中國政法報上寫一份內參,對這起事件的前後經過進行詳細披露。你們大概還不知道,中國政法報的內參是要進中南海的。下至你們華西省委常委,五大班子領導,上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直至總書記,每個人都能見到。這些首長中,隻要有一個人批示一下,都將會在華西省刮起一場政治龍卷風。不過有一點我要說清楚,現在可是文責自負,你所提供的材料如果有虛假捏造之處,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很可能連我也要受牽連。說心裏話,我這是出於對李主席的信任,第一次破例操作。”楊鳳霞非常感動。她卟嗵跪在地上,淚花閃閃地說:“請陳站長放心,我說的如果有半句假話,願意接受任何懲罰。”陳浩和李剛連忙拉住她的胳膊說:“快起來,快起來,我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