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 1)

自序

2009年是我到上海的十年裏,擁有最早熟的夏天的一年,立夏剛過,還沒來得及和所有的朋友分享這一年的春茶,夏天已經在第二天匆匆來臨。驟熱的天氣,讓人隻想牛飲,完全沒有了細細品茶的那份春情,雖然也可以在四季如春的空調房裏偽造一個春天,但是那種推開窗讓楊柳風撲麵而來的清新,是隻有春天才能有的氣質啊。

據說,上海的春天將越來越短,屬於茶的季節,就這樣被屬於飲料的季節給排擠了,我並不是一個會很容易地因為季節的變遷而感慨的人,但是在五月的天氣,卻有了七月的情緒。

所以,今年小說的創作季節也提前了。斷斷續續的,完成了今年小說的大綱,而在這之前,已經有了一個名字--《回甘》。

所謂回甘,是品茶時的一種體驗,沒有辦法具體描繪,因為每根舌頭都有自己的體會。就好像每一個人對於生活,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樣。

從上學的時候開始,就有一個在夏天開始寫作的習慣,北窗下的書桌,在暑假的時候,鋪開練習本,寫一些模仿氣息濃重的武俠小說,休息的時候看一部《源氏物語》或《風雨下中州》。暑假的兩個月,幾乎足不出戶,所以在開學報名的時候,同學們經過兩個月都曬黑了,而我卻相反。

那些少年的時候災桃禍李的故事,後來隻剩下幾句,在《幸福的味道》裏悄悄留下了小貓腳印一樣的痕跡。

據說人是三歲看到老的,小時候就不喜歡出門的我,到現在還是這副德行,如無需要,連電腦也懶得打開,好幾個月才會“進城”一次,明明心裏牽掛著的朋友,也疏於問候。

就這麼平淡的生活,夢卻很多。有人說夢多是神經衰弱的表現,可是我卻真的很喜歡做夢,在夢裏,總是很開心,似乎現實生中的種種渴望,都在夢裏實現了。記得小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心情十分抑鬱,我這樣安慰過自己--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起碼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裏麵,我還是快樂的。

很多人說,為什麼總喜歡給故事安排一個很和諧的結局?怎麼說呢,寫一個故事,就好像是做一場夢吧,當朋友們讀著我寫的故事的時候,也應該是在夢境中的旅遊,到最後,給大家美好的結尾,有什麼不好呢?記得自己從一個美夢中醒來時的那種感覺嗎?我希望,讀完這一個故事,你也能有這樣的意猶未盡。

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苦澀,就好像茶的滋味一樣,而好茶和普通的茶的區別就在於,普通的茶隻有苦澀,而好茶卻有回甘。從苦澀中品嚐得到甘甜的滋味,這樣的生活,便是上等的了。

今年的故事,主人公是兩個孤兒和一個瞎子,在他們的肩頭,有著責任和磨難,他們的愛情和人生,都會是苦澀的,但到最後,每個人都體會到了屬於自己的回甘,也希望看完這個故事的你,從你的苦澀中體會到一絲屬於你的甘甜吧。

又是新的一年,我們再次在故事裏相逢,讓我為你再造一個夢,讓你相信,隻要你相信,每天都會有一個好心情。

呂玫

2009-6-11於上海紫藤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