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足部問題的保養
(1)足底老繭
穿了不合腳的鞋,導致腳與鞋過分摩擦,便容易在腳掌、拇趾底部和腳後跟這三個部位長老繭。腳繭的治療得從選穿合適的鞋子和加倍護理開始。除了盡量穿質軟、低跟的鞋子外,常用滋養油潤澤腳底也很重要。選擇高滋潤度的嬰兒油或橄欖油,定期在就寢前塗在腳底,再穿上襪子,讓熱氣使毛細孔張開,油分被充分吸收,從而柔軟幹硬的腳繭。第二天起床後先用浮石摩擦長繭部位,然後用溫水洗淨。每周護理1次,就會有顯著的效果。
(2)膚色暗沉
最近幾年流行光腳穿鞋,所以更易造成雙腳膚色變黑或膚色不均勻,因此,雙腳的美白工作也相當重要。使用臉部的美白產品護理雙腳的效果非常好,但也有其他的辦法,例如吃剩的果皮就是很好的敷腳產品。用檸檬皮、西瓜皮或小黃瓜這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摩擦腳麵,可使皮膚變得柔嫩、白皙,但要注意的是:用新鮮蔬果護理後要馬上把腳洗幹淨,護理後也不要馬上把腳暴露在陽光下。
(3)腳汗
炎熱的夏日,雙腳愛出汗,很容易髒,鞋子也很容易髒。可以到市場上找找可抑製腳汗的香足噴霧劑。建議挑選植物成分的,如迷迭香精油可振奮疲憊雙足,茴香精油有抗菌效果,還能去除異味。
(4)甲麵的形狀
光腳穿涼鞋時,腳趾甲的形狀也很重要。將銼刀與趾甲保持45°角,順著同一方向銼,使趾甲呈現完美的形狀。千萬不要來回銼,這樣很容易劈了甲麵,而且也會讓趾甲產生高溫而變得幹燥。
(5)幹裂
穿涼鞋最怕露出粗糙、幹裂的腳跟。腳部會出現幹裂,是因為皮膚表麵有一層由適度水分和油脂構成的皮脂膜,當皮脂膜受到摩擦時,水分會愈來愈少,因此愈容易幹燥。要想改善這種情況,第一步就要把外界刺激因素去除,如換一雙合腳的鞋。若把惡化因素排除後,粗糙的情形還是存在,建議可以用含果酸、熊果素、水楊酸等乳液,用去角質的方式加速痊愈。幹裂的情況和水分有很大的關係,平常可以在洗完澡後,將水分輕輕擦幹,立刻用乳液將水分鎖住。
(6)腳臭
腳臭是因為出汗多,在透氣不良的情況下,腳就成為滋生細菌的溫床,細菌會分解皮膚的角質層,釋出異味。腳臭的主要原因有密閉、多汗、細菌、溫度。隻要把其中一項因素改變,就可以改善腳臭,如穿涼鞋或吸汗的襪子;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改變細菌的生態,如使用有殺菌成分的足粉或以菌製菌的脫臭劑都會有效果。而腳整天被鞋襪層層包裹著,又和著汗水,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腳,洗腳時要徹底清洗腳縫,洗完後也要完全擦幹。同一雙鞋會因為前一天的汗水還未全幹,也有可能引起腳臭。讓腳透透氣,是防止腳臭的好方法。如單位條件允許,可以放一雙拖鞋在辦公室,如果不能,趁上廁所時,脫下鞋,讓腳透透氣。也可以多選擇一些純棉的襪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