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養性,延命卻期。審思後末,當慮其先。人所稟軀,體本一元。

元精雲布,因氣託初。陰陽為度,魂魄所居。陽神日魂,陰神月魄。

魂之與魄,互為室宅。性主處內,立置鄞鄂。情主營外,築垣城郭。

城郭完全,人物乃安。於斯之時,情合乾坤。乾動而直,氣布精流。

坤靜而翕,為道舍廬。剛施而退,柔化以滋。九還七返,八歸六居。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則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無瑕。

道之形象,真一難圖。變而分布,各自獨居。類如雞子,黑白相扶。

縱橫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具。彌歷十月,脫出其胞。

骨弱可卷,肉滑若鉛。

此與上篇知白相表裹。言人之始生,亦以陰陽交合而成。今欲為丹,亦猶是也。幾言道者,皆丹之託名。鉛疑是飴字,以似而誤也。

陽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諸非星月,安能得水漿。

二氣玄且遠,感化尚相通。何況近存身,切在於心胸。

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徵。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揚4。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旋曲以視覽5開闔皆合同。

為己之軸轄,動靜不竭窮。離氣內營衛,坎乃不用職。

兌合不以談,希言順以鴻6。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誌歸虛元,元念以為常。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

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顏容寢以潤,骨節益堅強,

辟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脩之不報休,庶氣雲雨行,

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昇。

往來洞元極,怫怫被容中。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

芸鋤7宿汙穢,細微得調暢。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

此一節乃涵養本原工夫,尤未8要切。朱子日:離氣內營衛,嘗見前輩讀內為納,其說是也。

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淺\\深。棄正從邪徑,欲速關不通。

猶盲者不任杖,聾者聽宮商。沒水捕雉兔,登山索魚龍。

植麥欲穫黍,運\\規以求方。竭力勞精神,終年元見功。

欲知服食法,事約而不煩。

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因。化為白液,凝而至堅。

金華先倡,有頃之問,解化為水,馬齒闌幹。陽乃往和,情性自然。

迫促時陰,拘畜禁門。慈母欲養,孝子報恩。嚴父施令,教飭子孫。

五行錯王,相據以生。火性銷金,金伐木榮。三五為一,天地至精。

可以口訣,難以書傳。子當左轉9,午乃東旋。卯酉界隔,主定二名。

龍呼於虎,虎吸龍精。兩相飲食,俱相貪便。遂相銜嚥,咀嚼相吞,

熒惑守西,太白經天。殺氣所臨,何有不傾。狸犬守鼠,烏雀畏鷓。

各有其功,何敢有聲。不得其理,難為妄言。竭嬋家產,妻子飢貧。

自古及今,好者億人。訖不諧遇,希有能成。廣求名藥,與道乖殊。

如審遭逢,睹其端緒。以類相況,揆物終始。五行相克,更為父母。

母含滋液,父主稟與。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審專不泄,得為成道。

言學小衛者勞而元功,得此法者約而不煩。太陽以下,與前篇知白、熬樞、黃輿等章相表裹。五行相生,母子之恩也。火金相克,嚴父之令也。三五,謂火、金、木並10皆稟土氣也。一說謂三五即前篇子午戊己也,一未詳所指。或日與當作為,下篇三五並與一亦放此。東,疑當作左,此言陰陽定位也。龍虎六句,母子之恩也。熒惑、太白以下八句,嚴父之11令也。不得其理,廣求名藥,為外丹者也。以類相況,如前篇言八石正綱紀之類也。

立竿見影,呼穀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兩,入喉輒僵,不得倪仰。

當此之時,雖周文搽曹,孔丘占象,扁鵲操緘,巫鹹叩鼓,安能令蘇,復起馳走?

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