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賬的方法
[1]結賬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結賬線應從本會計期間最後一筆業務下劃一橫線,表示開始結賬,開始結賬線應從摘要欄劃起至餘額欄分位為止。需結計本月發生額合計、本季發生額合計和本年累計發生額的賬戶,可將發生額或累計發生額直接填在結賬線下,不需要每填一項數字劃一條結賬線。等全部結……計數字填完後,從日期欄起劃一條通欄線,以示結賬結束和將上下兩個不同會計期間分隔開。月結線劃通欄單線,如賬戶期末無餘額,則劃通欄雙線,表示賬戶期末無餘額。
年結線劃通欄雙線以示封賬。結賬線可劃紅線,也可劃藍線。
[2]結賬的具體方法。
月結。月份終了進行結賬,先在本月發生額最末一行數字下邊劃線,再將本月借貸方發生額和累計數加計總數,用藍字寫在紅線下麵,在摘要欄內加蓋“本月合計”和“累計”的標記,在本月合計或累計下麵劃一條單紅線,如無餘額在借、貸欄內寫“平”字,餘額欄寫“0”或“0”,劃通欄雙線。以便與下月份發生額劃分清楚,有些賬戶當月未發生經濟業務時……可不進行月結。
季結。在季末最後一月月結數字的紅線下麵一行,除結計本月合計數外,將本季度三個月的借貸方月結數加總,再加計累計數用藍字填入,並在摘要欄內加蓋“本月合計”、“本季合計”和“累計”戳記;同時,在累計數下麵劃一條紅線。如賬戶期末無餘額,則劃通欄雙線。
年結。結計十二月份當月合計數以及第四季度合計數,再算出累計數用藍字填入,在摘要欄內分別加蓋“本月合計”、“本季合計”和“累計”戳記,在累計數下劃雙紅線,表示全年賬戶結賬。然後再在年結線下摘要欄內加蓋“結轉下年”戳記。
3.5錯賬的查找與更正
1.錯賬的查找方法
由於在借貸複式記賬法下,賬簿記錄的結果存在著一種自動平衡的機製,所以就可以采用試算平衡方法,在結賬前和結賬後通過編製“本期總分類賬戶發生額試算平衡表”和“本期總分類賬戶餘額試算平衡表”或“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及餘額試算平衡表”,來檢查賬簿記錄是否有差錯。如果試算平衡表試算不平衡,以及總賬與其所屬明細賬不平衡……則說明記賬工作肯定有錯誤。這時應首先複核各賬戶本期發生額及期末餘額的計算是否正確,以及試算平衡表是否有抄錯或加錯的現象。如果在上述程序中,仍然不平衡時,可能是過賬的錯誤,或者是記賬憑證編製的錯誤,以及幾種錯誤交叉影響造成。這時就應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去查找。
(1)過賬錯誤的查找方法
如果過賬時發生錯誤,首先應確定錯賬的差額,從這一金額的某些特征可能提供錯賬類型的線索,從而找出錯誤所在。一般的方法有:
[1]差數法。差數法是根據錯賬的金額差數去查找漏記金額的一種方法。具體講,如果登記了某項經濟業務的一部分,或在計算賬戶餘額時漏算了一項記錄,於是就遺漏一筆金額,所導致的差數就等於被遺漏項目的金額。借方金額的遺漏,就會有同量的超出額體現在貸方,反之,就會有同樣的超出額體現在借方。
[2]二除法。如果在記賬過程中出現錯將借方金額記錄在貸方或相反情況,則必然會出現一方(借方或貸方)合計數增多,而另一方(貸方或借方)合計數減少的現象,其差額應是記錯方向金額數字的兩倍,而且差錯數必為偶數。對於這種錯誤的查找,則可采用二除法,即用差錯數除以2,得出的商數就是賬中記錯方向的數字。這樣,在賬目中去尋找差錯的數字就有了一定的目標,而不必逐筆查找。例如,某月總賬賬戶借方合計數比貸方合計數大1000元……用1000除以2,等於500元,則在總賬賬戶中去查找是否有一筆記錄金額為500元的業務,錯將貸方金額登記在了借方。由此可見,二除法是查找出現方向記反錯誤的有效方法。
[3]九除法。即通過將差數除以9來檢查錯賬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
數字錯位情況。如果差錯的數額較大,就應檢查是否在記賬時發生了數字錯位。因為在登賬過程中,往往會把十位數錯記為百位數,或者錯將千位數記成百位數等。出現錯位這種錯誤情況,其差數均可被9整除,其商數就是要查找的差錯數。例如,某筆記錄將1000元錯記為100元,其差數為-900,將差數被9除,商數為-100元,則應在賬目記錄中去查找是否有將1000元錯記成100元的記錄;同理,若出現將100元錯記為1000元,其差數為+900元,用9去除,商數為+100元,則應在總賬記錄中查找是否有將100元錯記成1000元的記錄。
倒碼的情況。即將一筆金額中相鄰的兩位數字或相鄰的三位數字記顛倒的錯誤。這種錯誤……也可以采用“九除法”進行查找。同樣是用差數去除以9,也為整數。然後在賬簿記錄中去檢查是否出現數字顛倒的錯誤。例如,將金額89元記成98元,差數為9,用9去除,商數為1。又如,將金額386元記為638元,差數為252元,然後用9去除,商數為28。因此,“九除法”不僅適用於錯位的查找,也適用於倒碼的查找。
(2)非過賬錯誤的查找方法
如果通過以上方法仍找不出錯誤,則有可能是記賬憑證編製錯誤,以及幾種錯誤交叉影響造成的,這就需要采用其他查錯方法進行查找。主要有:
[1]順查法。它是按賬務處理的順序,從頭到尾進行全麵核對的方法。首先,檢查記賬憑證和所附原始憑證記錄的內容是否相符、計算有無錯誤等;然後,將記賬憑證和所附原始憑證與有關總分類賬、日記賬、明細分類賬逐項進行核對;最後,檢查試算平衡表是否抄錯。
[2]逆查法。它是按與賬務處理相反的順序,從後向前進行核對的方法。首先,檢查試算平衡表中本期發生額及期末餘額的計算是否正確;然後,逐筆複核賬簿記錄是否與記賬憑證相符;最後,檢查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的記錄是否相符。該方法是實際工作中常用的查錯方法。
[3]抽查法。它是抽取賬簿記錄中的某些部分進行局部檢查的方法。當發現賬簿記錄有了差錯,可以根據差錯的具體情況進行抽查。如果差錯數字隻是角位、分位或者隻是整數,就可以縮小查找範圍,專查角位、分位或整數位數字,其他數字則不必一一檢查。
如試算平衡表中的借、貸方合計數字不相等,說明記賬肯定有錯誤;但在試算平衡表平衡時……也隻能說明記賬基本是正確的,但不能說明記賬絕對沒有錯誤,因為還可能會發生重記、漏記、金額多記或少記、科目用錯以及科目方向記反等錯誤。因此,進行試算平衡不能說是檢查記賬是否正確的絕對的、惟一的方法。也就是說,試算平衡表並不能檢查出上述錯誤,隻有避免了上述錯誤,而且試算又是平衡的,才能說明記賬是正確的。另外,對試算平衡表不平衡的錯誤,雖然供我們查找錯誤的方法很多,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查找錯誤的工作都是比較麻煩的,因此,要求我們在進行會計核算各環節的工作時,一定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力求盡可能減少差錯,以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錯賬的更正規則
在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賬簿記錄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錯誤。在通過以上方法查找出錯賬時,為了防止非法改賬,應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更正。更正錯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劃線更正法
又稱紅線更正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在每月結賬前,發現賬簿記錄中的文字或數字有錯誤,而其所依據的記賬憑證沒有錯誤,即純屬記賬時筆誤或計算錯誤,應采用劃線更正法進行更正。
劃線更正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錯誤的文字或數字用一條紅色橫線予以注銷,但必須使原有文字或數字清晰可認,以備查閱;然後,在劃線文字或數字的上方用藍字或黑字將正確的文字或數字填寫在同一行的上方位置,並由更正人員在更正處簽章,以明確責任。采用這種方法更正錯賬時應注意:對於文字差錯,隻劃去錯誤的文字,並相應的予以更正,而不必將全部文字劃去;對於數字差錯,應將錯誤的數額全部劃去,而不能隻劃去錯誤數額中的個別數字。例如,將1354誤記為1345,應在1345上劃一條紅線,而不能隻劃其中的45,然後在1345的上方填寫正確的數字1354。
(2)紅字更正法
又稱紅字衝銷法。它是用紅字衝銷原有記錄後再予以更正的方法,主要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根據記賬憑證記賬以後,發現記賬憑證中的應借、應貸會計科目或記賬方向有錯誤,而賬簿記錄與記賬憑證是相吻合的。其更正的方法是,首先用紅字金額填製一張與原錯誤記賬憑證內容完全一致的記賬憑證,並據以用紅字登記入賬,以衝銷原錯誤記錄;然後,再用藍字填製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並據以用藍字登記入賬。
例如:生產車間領用材料3000元,直接用於生產產品,填製記賬憑證時,誤作下列會計分錄……並據以記賬。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
更正時,應首先填製一張與原錯誤記賬憑證內容完全相同的紅字記賬憑證,並據以用紅字金額登記入賬,衝銷錯賬。
借:製造費用3000(紅字)
貸:原材料3000(紅字)
同時,再用藍字填製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並據以用藍字登記入賬。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根據記賬憑證記賬以後,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會計科目和記賬方向都正確……隻是所記金額大於應記金額並據以登記賬簿。其更正的方法是:將多記的金額用紅字填製一張與原錯誤記賬憑證的會計科目、記賬方向相同的記賬憑證,並據以用紅字登記入賬,以衝銷多記金額,求得正確的金額。
例如:某企業職工預借差旅費1200元付以現金。填製記賬憑證時,將金額誤記為2100元,並已登記入賬。
借:其他應收款。
貸:現金。
發現這種錯誤後,應以多記金額900(2100—1200)元,用紅字填製一張與上述分錄應借、應貸科目一致的記賬憑證,並用紅字據以登記入賬。
借:其他應收款900(紅字)
貸:現金900(紅字)
采用紅字更正法更正金額多記錯誤記錄時應注意:不得以藍字金額填製與原錯誤記賬憑證記賬方向相反的記賬憑證去衝銷原錯誤記錄或錯誤金額,因為藍字記賬憑證反方向記錄的會計分錄反映某類經濟業務,而不能反映更正錯賬的內容。例如,借記“現金”,貸記“其他應收款”,如用藍字填製,則反映的是企業收取某職工的欠款的業務,並不反映對錯誤賬簿記錄的更正內容,而這樣的業務在企業也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必須采用紅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3)補充登記法
也稱藍字補記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根據記賬憑證記賬以後,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會計科目和記賬方向都正確,隻是所記金額小於應記金額並據以記賬。
出現以上錯誤情況時應采用補充登記法予以更正。更正的方法是:將少記金額用藍字填製一張與原錯誤記賬憑證科目名稱和方向一致的記賬憑證,並用藍字據以登記入賬,以補足少記的金額。
承上例,假設某職工借款的會計分錄中記賬金額為200元。並據以登記入賬。
借:其他應收款。
貸:現金。
發現錯誤並已確定為純屬金額少記錯誤後,將少記金額1000(1200—200)元,用藍字編製一張與上述分錄科目名稱、方向一致的記賬憑證,並用藍字據以登記入賬。
借:其他應收款。
貸:現金。
以上所介紹的都屬於賬簿記錄與其所依附記賬憑證內容完全一致時所出現的錯賬的更正方法……當賬簿記錄與其所依附記賬憑證不一致時,則應首先采用劃線更正法更正賬簿記錄,使之與原記賬憑證相符,然後再采用相應的更正方法予以更正。
對於上述錯賬更正時需要編製的記賬憑證,其摘要內容應填寫“更正某字某號記賬憑證”字樣,而不應再填寫為:某職工預借差旅費。如上例反映某職工借款業務的記賬憑證為現付字第12號,進行更正時,不論發生了金額多記錯誤,還是發生了金額少記錯誤,更正分錄的摘要都應填寫為:更正現付字第12號。
《會計法》對偽造、變造會計
憑證、賬簿等行為的處理
《會計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製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