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已收款入賬,而銀行尚未收款入賬。如企業已將銷售產品收到的支票送存銀行,但對賬前銀行尚未入賬。
[2]企業已付款入賬,而銀行尚未付款入賬。如企業開出支票購貨,並已根據支票存根入賬,但銀行因尚未接到支票而未入賬。
[3]銀行已收款入賬,而企業尚未收款入賬。如銀行收到外單位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購貨所支付的款項並入賬,但企業因尚未收到銀行通知而未入賬。
[4]銀行已付款入賬,而企業尚未付款入賬。如銀行已經代企業支付了水電費,但企業因尚未收到憑證而未入賬。
上述[1]和[4]兩種情況,會使得企業賬麵的存款餘額大於銀行對賬單的存款餘額;[2]和[3]兩種情況,會使企業賬麵的存款餘額小於銀行對賬單的存款餘額。
為了排除未達賬項的影響,檢查雙方賬目是否有誤,企業需要編製“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進行檢查核對。
經過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的調整,如果所列未達賬項確屬正常,當調節表雙方餘額平衡後,則說明雙方記賬完全相符。如果調整後,雙方餘額不等,應及時查明原因,進行更正。企業對未達賬項要及時清理,對長期未達賬項應及時查明原因加以解決。
但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不能作為企業進行銀行存款調賬的依據,企業仍應按照客觀發生的業務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隻是用來核對企業與銀行記賬有無差錯,反映企業可動用的銀行存款餘額。
【例4-19】某企業2005年6月末的銀行存款日記賬的餘額為48650元,銀行對賬單的餘額為45380元,經逐筆核對,查明有下列未達賬項:
[1]企業於月末送存銀行的轉賬支票5800元,銀行尚未入賬。
[2]企業開出的轉賬支票480元,持票人尚未送存銀行,銀行未予銷賬。
[3]向購貨單位收取的銷貨款3680元,銀行已收妥入賬,企業未收到銀行收賬通知,尚未入賬。
[4]銀行已經代企業支付了當月水電費1630元,但企業尚未收到付款憑證從而未入賬。
4.3應收賬款核算實務
1.應收賬款的計價
應收賬款通常應按實際發生額計價入賬。計價時還需考慮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等因素。
(1)商業折扣
商業折扣是指企業可以從貨品價目單上規定的價格中扣減一定數額,此項扣減數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如15%、20%、25%等。扣減後的淨額才是實際銷售價格。
商業折扣是企業最常用的促銷手段。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占領市場,對於批發商往往給予商業折扣,采用銷量越多,價格越低的促銷策略,即“薄利多銷”。在商業折扣情況下,企業應收賬款入賬金額應按扣除商業折扣以後的實際售價加以確認。由於商業折扣一般在交易發生時即已確定,商業折扣僅僅是確定實際銷售價格的一種手段,不在買賣任何一方的賬上進行反映,所以,商業折扣對應收賬款入賬金額的確認並無實質性影響。
(2)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是指企業為了鼓勵客戶在一定時期內早日償還貨款而給予的一種折扣優待。
現金折扣通常發生在以賒銷方式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的交易中。現金折扣一般用“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即10天內付款折扣2%,20天內付款折扣1%,30天內付款,則不給折扣,全價付款)。在現金折扣的情況下,應收賬款入賬金額的確認有兩種處理方法可供選擇,一種是總價法,另一種是淨價法。
[1]總價法。總價法是將未減去現金折扣前的金額作為實際售價,記作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現金折扣隻有客戶在折扣期內支付貨款時,才予以確認。銷售方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從融資角度出發,屬於一種理財費用,會計上應當作為財務費用處理。
[2]淨價法。淨價法是將扣減現金折扣後的金額作為實際售價,據以記作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這種方法是把客戶取得的折扣視為正常現象,認為一般客戶都會提前付款,將客戶超過折扣期限而多收入的金額,視為提供信貸獲得的收入,於收到賬款時入賬,作為衝減財務費用處理。
我國目前的會計實務中,所采用的是總價法。其他國家的做法,一般也采用總價法。
2.應收賬款的核算
企業發生應收賬款時,按應收的貨款及稅款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專用發票中注明的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企業代墊的各種費用應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收回款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如果企業的應收賬款在收回之前,又改用商業彙票結算,應在承兌商業彙票時,將應收賬款的金額從“應收賬款”科目轉入“應收票據”科目。
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發生應收賬款,在沒有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按應收的全部金額入賬。存在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應按扣除商業折扣後的金額入賬。存在現金折扣的情況下,采用總價法入賬,發生的現金折扣作為財務費用處理。
[1]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沒有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按應收的全部金額入賬。
【例4-20】某企業銷售產品一批,價值50000元,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代購貨單位墊付運雜費1000元,已辦妥委托銀行收款手續。 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
銀行存款。
收到貨款時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2]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有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應按扣除商業折扣後的金額入賬。
【例4-21】某公司銷售一批產品,按價目表標明的價格計算,金額為30000元,由於是成批銷售,銷貨方給購貨方10%的商業折扣,全額為3000元,銷貨方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為27000元,適用增值稅率為17%,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590
收到貨款時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3]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在有現金折扣的情況下采用總價法入賬,發生的現金折扣作為財務費用處理。
【例4-22】某公司銷售一批產品給A公司,價值20000元,規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產品交付並辦妥托收手續。 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
如果上述貨款在10天內收到,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應收賬款。
如果上述貨款在20天內收到,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應收賬款。
如果超過了現金折扣的最後期限,收到貨款,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3.壞賬損失的會計處理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賬損失。
(1)壞賬的確認標準
當企業的應收款項被證實很可能無法收回且金額能夠合理估計時,應確認為壞賬。確認標準是:有證據表明債務單位的償債能力已經發生困難或有跡象表明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數小於其賬麵餘額。包括:
[1]因債務人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不足等原因導致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
[2]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有確鑿證據表明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或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能收回。
但是,對已確認為壞賬的應收賬款,並不意味著企業放棄了其追索權,一旦重新收回,應及時入賬。
(2)壞賬準備的計提範圍、計提比例和計提方法會計製度規定企業的壞賬損失隻能采用備抵法進行核算。
備抵法是在檢查應收賬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並計提壞賬準備,當某一應收賬款全部或部分被確認為壞賬時,將其金額衝減壞賬準備並相應轉銷應收款項的方法。
在備抵法方法下,應設置“壞賬準備”和“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科目進行核算。
[1]壞賬準備的計提範圍。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範圍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並計提壞賬準備,除此之外,企業應收票據及其他預付賬款不得計提壞賬準備。
[2]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企業在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時,應當根據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合理地估計,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以及其他足以證明應收款項可能發生損失的證據和應收款項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種情況一般不能全額提取壞賬準備: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以及未到期的應收款項;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債務重組……或以其他方式進行重組的;與關聯方發生應收款項,特別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項產生的應收款項;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3]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我國會計製度規定,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企業應當列出目錄,具體注明計提壞賬準備的範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並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有關各方備案,並置於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資者查閱。壞賬準備提取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3)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
壞賬損失的核算一般有兩種方法,即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 備抵法是按期估計壞賬損失,形成壞賬準備,當某一應收賬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確認為壞賬時,應根據其金額衝減壞賬準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金額。
采用這種方法,應設置“壞賬準備”科目,貸方登記每期預提的壞賬準備數額,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數額,餘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但尚未轉銷的壞賬準備數。 本科目是“應收賬款”的備抵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應收賬款”的減項,以反映應收賬款的淨額。
【例4-23】某公司2004年估計壞賬損失為5000元,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2005年確認某客戶的壞賬損失為3000元,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采用備抵法進行核算時,首先要按期估計壞賬損失。估計壞賬損失的主要方法有三種: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銷貨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
[1]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采用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是根據會計期末應收賬款的餘額乘以估計壞賬率,即為當期應估計的壞賬損失,據此提取壞賬準備。估計壞賬率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合理估計。
【例4-24】某企業2003年年初“壞賬準備”科目貸方餘額為50000元,2003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12000000元,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為60000元;2004年5月發生壞賬損失76000元,2004年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8000000元,應提的壞賬準備為40000元;2005年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7000000元,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為35000元。(根據有關資料估計壞賬準備提取比例為5‰)
2003年年末估計的壞賬損失為60000元。
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貸方餘額為50000元。
計算及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為10000元(60000元-50000元)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2004年5月發生壞賬損失時: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2004年年末估計的壞賬損失為40000元;
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借方餘額為16000元(60000-76000)。
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為56000元(40000+16000)。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2005年年末估計的壞賬損失數額為35000元。
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貸方餘額為40000元。
本期應衝銷的壞賬準備數額為5000元(35000—40000);
借:壞賬準備。
貸: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2]銷貨百分比法。采用銷貨百分比法,是以本期銷貨總額或賒銷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
【例4-25】假設某企業2004年全年賒銷金額為1000000,根據以往資料和經驗,估計壞賬損失率為1.5%。年末估計壞賬損失為:1000000×1.5%=15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在采用銷貨百分比法下,估計壞賬損失百分比可能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不斷變化而不相適應,由於各賒銷項目收賬期間長短不同,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相差較大,籠統地按一個百分比計提壞賬準備,不盡合理,因而不采用這一方法。
[3]賬齡分析法。采用賬齡分析法,是根據各應收賬款賬齡的長短來估計壞賬。理論上講……應收賬款被拖欠的期限越長,客戶的信用級別越低,以至償債能力越差,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越大。采用這種方法,企業利用賬齡分析表所提供的信息,就能確定壞賬準備金額。
企業2004年12月31日“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金額應為2150元,企業需要根據前期“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餘額,計算本期應入賬的金額,編製調整分錄,予以入賬……由於調整分錄的入賬金額受調整前賬麵餘額的影響,將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假設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餘額為貸方500元,則本期調整分錄的金額應為2150-500=1650(元)。調整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第二,假設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的賬麵餘額為借方500元,則本期調整分錄的金額為2150+500=2650(元),調整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計提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我國會計製度規定,提取壞賬準備的企業,采用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可以於年度終了……按照企業規定的提取比例計提壞賬準備(一般情況下,壞賬準備的提取比例為3‰~5‰),也可按賬齡分析法提取壞賬準備。
4.4應收票據核算實務
1.應收票據的特點及分類
在我國,除商業彙票外,大部分票據都是即期票據,可以即刻收款或存入銀行成為貨幣資金,不需要作為應收票據核算。因此,我國的應收票據即指商業彙票。
商業彙票按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彙票和銀行承兌彙票。商業彙票按是否計息可分為不帶息商業彙票和帶息商業彙票。不帶息商業彙票,是指商業彙票到期時,承兌人隻按票麵金額(即麵值)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款項的彙票。帶息票據是指商業彙票到期時,承兌人必須按票麵金額加上應計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支付票款的票據。
我國商業票據的期限一般較短(6個月),用現值記賬不但計算麻煩,而且其折價還要逐期攤銷,過於繁瑣。因此,應收票據一般按其麵值計價。即企業收到應收票據時,應按照票據的麵值入賬。但對於帶息的應收票據,按照現行製度的規定,應於期末(指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按應收票據的票麵價值和確定的利率計提利息,計提的利息應增加應收票據的賬麵價值。
2.不帶息和帶息的應收票據的會計處理
(1)不帶息應收票據
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價值等於應收票據的麵值。企業應當設立“應收票據”科目核算應收票據的票麵金額,收到應收票據時,借記“應收票據”科目,貸記“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的票麵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商業承兌彙票到期,承兌人違約拒付或無力償還票款,收款企業應將到期票據的票麵金額轉入“應收賬款”科目。
【例4-26】甲企業向乙企業銷售產品一批,貨款為100000元,尚未收到,已辦妥托收手續,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10日後,甲企業收到乙企業寄來一份3個月的商業承兌彙票,麵值為117000元,抵付產品貨款。甲企業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票據。
貸:應收賬款。
3個月後,應收票據到期收回票麵金額117000元存入銀行,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票據。
如果該票據到期,乙企業無力償還票款,甲企業應將到期票據的票麵金額轉入“應收賬款”科目:
借:應收賬款。
貸:應收票據。
(2)帶息應收票據
對於帶息應收票據到期,應當計算票據利息。企業應於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按規定計算票據利息,並增加應收票據的票麵價值,同時,衝減財務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票據利息=應收票據票麵金額×利率×期限上式中,利率一般以年利率表示。“期限”指簽發日至到期日的時間間隔(有效期)。票據的期限則用月或日表示,在實際業務中,為了計算方便,常把一年定為360天。票據期限按月表示時,應以到期月份中與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為到期日。如4月15日簽發的一個月票據,到期日應為5月15日。月末簽發的票據,不論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為到期日。與此同時,計算利息使用的利率要換算成月利率(年利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