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投資當年被投資單位實現淨損益×投資企業持股比例×投資企業持有月數÷12
應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被投資單位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比例——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應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的計算中,以減號為界,如果前者大於後者,應按上述公式計算應衝減的投資成本;如果前者小於或等於後者,則不需要計算衝減投資成本的金額,應將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全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另外,按上式計算的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在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比較均衡的情況下,計算就比較準確。在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不均衡的情況下,會有一定誤差。
【例5-20】A公司2005年4月2日購入C公司股份50000股,每股價格12.12元,另支付相關稅費3200元。A公司占C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3%,並準備長期持有。C公司於2005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每股0.2元。A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計算初始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成交價(50000×12.12)+稅費(3200)=609200(元)
購入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貸:銀行存款。
C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50000×0.2)1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2)投資年度以後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
以後年度,投資企業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確認投資收益或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與前相同,上式“應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計算中,以減號為界,如果前者大於後者,應按上述公式計算應衝減的投資成本;如果前者小於或等於後者,則不需要計算衝減投資成本的金額,應將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全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另外,如果已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股利,又由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未分配的淨利潤彌補,應將原已衝減初始投資成本以後又被投資單位彌補的部分予以轉回,並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在按上述公式計算時,如果“應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前者小於後者,應將原已衝減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恢複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但恢複增加數不能大於原衝減數。
【例5-21】A公司2004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並準備長期持有。初始投資成本110000元,采用成本法核算。C公司於2004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3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00元。假設C公司2004年1月1日股東權益合計為1200000元,其中股本為1000000元,未分配利潤為200000元;2004年實現淨利潤400000元;2005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300000元。A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2004年1月1日投資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貸:銀行存款。
2004年5月2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2005年5月1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
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貸:投資收益——股利收入。
若上述C公司於2005年5月1日分派現金股利450000元,按前述公式計算應確認投資收益或衝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如下:
=5000(元)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450000×10%-5000=40000(元)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股利收入。
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本例中,由於C公司2005年5月1日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450000元,比2004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多50000元,屬於由A公司投資前實現的淨利潤的分配額,其中的5000元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衝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當期應收的股利中屬於應由A公司享有的部分40000元,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4.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權益法是投資最初以投資成本計價,以後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賬麵價值進行調整。
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會計核算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差額的處理,即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
[2]投資企業在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或發生淨虧損的處理。
[3]被投資單位除淨損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處理。
(1)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
采用權益法核算時,長期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投資企業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作為股權投資差額處理,按一定期限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股權投資差額=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時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投資持股比例
計算出的股權投資差額,應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攤銷期限的確定如下:
[1]合同中規定了投資期限的,按投資期限攤銷。
[2]合同中未規定投資期限的,初始投資成本超過應享有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按不超過10年(含10年)的期限攤銷;初始投資成本低於應享有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2)被投資單位實現淨利潤或發生淨虧損的處理
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淨利潤或發生的淨虧損均引起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因此,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也需要作相應的調整。具體處理原則為:
[1]屬於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淨利潤而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投資企業應按所持表決權資本的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並確認為當期收益;
[2]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應按持股比例計算應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衝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損益調整”明細科目);
[3]被投資單位當年發生淨虧損,投資企業應按持股比例計算應分擔的份額,衝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並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失。
企業在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淨虧損時,應以投資賬麵價值減記至零為限(該項投資賬麵價值-該項投資已提的減值準備);如果被投資單位以後各期實現淨利潤,投資企業應在計算的收益分享額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以後,按超過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的金額,恢複投資的賬麵價值。
5.核算方法的改變
(1)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投資企業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製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製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投資企業應在中止采用成本法時,應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確定的投資賬麵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2)權益法轉為成本法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下降,或因其他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製和重大影響的,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中止采用權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投資企業應在中止采用權益法時,按投資的賬麵價值作為新的投資成本,與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資本公積準備項目,不作任何處理。其後,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屬於已記入投資賬麵價值的部分,作為新的投資成本的收回,衝減投資成本。
6.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處置股權投資時,應將投資的賬麵價值與實際取得的價款的差額,作為當期投資損益。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原計入資本公積準備項目的金額也一並轉入損益。部分處置某項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該項投資總平均成本確定處置部分的成本,並按相應比例結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例5-25】A公司持有B公司的10萬份股票,以每股5元的價格轉讓,扣除相關稅費2000元,收入款項498000元,款項已由銀行收妥。該股票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麵價值為424000元,企業未提取減值準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投資收益。
5.5長期債權投資核算實務
長期債權投資是指企業以購入債券或其他方式進行的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兩種。長期債券投資是指企業購入的各種準備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債券,如國債和企業債券等。其他債權投資是指以投資為目的形成的除債券投資以外的其他各種債權,如企業委托銀行貸款等。
1.長期債權投資的確認與取得成本的計量
企業進行長期債權投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與被投資企業建立業務關係或形成穩定的投資收益,會計上以購入債券、發放貸款並辦妥相關手續後,確認長期債權投資形成。在長期債權投資中,投資形式主要以債券投資為主,因此本節主要介紹長期債券投資的會計處理問題。
進行長期債券投資核算,首先應計算其取得的初始成本。長期債券投資的初始成本是指取得債券時所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債券的買價、稅金、手續費等。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不構成債權投資的初始成本,作為應收利息單獨核算。對於購買債券時支付的手續費和相關稅金,如果金額較小,也可以在支付時,直接記人當期的“投資收益”賬戶。
企業購入長期債券,其買價與債券麵值之間可能存在三種關係:
[1]債券買價等於債券麵值,這種情況稱為平價購入,即債券的票麵利率與市場利率相等。
[2]債券買價高於債券麵值,這種情況稱為溢價購入。買價高於麵值部分稱為溢價額,即債券的票麵利率大於市場利率。
[3]債券買價低於麵值,這種情況稱為折價購入。買價低於麵值部分稱為折價額,即債券的票麵利率小於市場利率。購買債券所發生的溢價或折價,要在債券的存續期內分期攤銷,減少或增加各期的實際利息收入。
2.長期債權投資的核算
長期債權投資的核算,通過設置“長期債權投資”賬戶進行。該賬戶為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長期債權投資的增減變動情況。賬戶的借方登記長期債權投資的取得成本,貸方登記轉讓或到期收回投資的賬麵餘額,借方餘額表示期末企業實際持有的長期債權投資的價值。
為了詳細反映企業債權投資的構成情況,“長期債權投資”總賬下應設置兩個二級賬戶,一個是“債券投資”,另一個是“其他債權投資”。在“債券投資”二級賬戶的下麵,再設置“麵值”、“溢價”、“折價”、“應計利息”、“債券費用”三級賬戶,詳細反映債券投資所處的狀態。
購入債券時,無論購入形式如何,都需要將其麵值單獨反映出來。因為債券到期時,需以麵值收回本金。買價與麵值的差額,分別在“溢價”或“折價”賬戶上反映。購入的債券需按期計息,並將其記人相應的賬戶。收息方式不同,運用的賬戶也不相同。若債券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券,則應將平時計提的利息記人“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明細賬上,形成長期債權;若債券為分年付息券,則應將計提的利息記人“應收利息”賬戶,形成短期債權。對於購買債券時發生的金額較大的相關稅費,先將其記人“債券費用”明細賬上,在計息時將其攤銷。
(1)長期債券購入的核算
[1]平價購入。
【例5-26】甲公司2005年1月1日購乙公司同日發行的5年期債券,麵值50000元,年利率為6%,支付的買價為50000元,未發生相關稅費。債券按年計息,到期一次收回本息。購入時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麵值)50000
貸:銀行存款。
[2]溢價購入。
【例5-27】A公司2005年1月1日購入B公司同日發行的5年期債券,麵值50000元,購入價格50500元,年利率為7%,發生相關的手續費100元。該債券分年計息並收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購入時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麵值)50000
——債券投資(溢價)500
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
[3]折價購入。
【例5-28】M公司2005年1月1日購入N公司發行的5年期債券,麵值50000元,購入價格49500元,年利率為5%,發生相關的手續費80元。該債券分年計息,到期一次收回本息。購入時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麵值)50000
投資收益。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折價)500
銀行存款。
(2)長期債券計息及溢折價的攤銷
長期債券計息,是指在計息期按債券的麵值、票麵利率以及債券的持有時間計算應得利息。由於債券在購入時,存在溢價或折價購入方式,這會對企業實際獲得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在溢價購入時,購買成本大於債券麵值,溢價額會對投資收益產生抵減的影響;折價購入時,購買成本小於債券麵值,折價額會增加投資收益。由於債券計息按期進行,因此,溢價額或折價額也應按期攤銷。攤銷的方法有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兩種,其中的直線法較為常用。直線法是指將債券的溢價或折價在債券的存續期內平均分期攤銷的方法。這樣,債券投資每期實際獲得的投資收益為:應得利息減去溢價攤銷額或加上折價攤銷額。
【例5-29】甲公司2005年年末對購入的乙公司債券計息。
應提年度利息=50000元×6%=3000元,由於該債券為平價購入,因此,應得利息即為實際收益,所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3000
貸:投資收益。
【例5-30】A公司2005年年末對購入的B公司債券計息。
應提年度利息=50000×7%=3500(元)
溢價攤銷額=500÷5=100(元)
實際收益=3500-100=3400(元)
根據以上計算,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3500
貸:投資收益。
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溢價)100
收到利息時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3500
【例5-31】M公司2005年年末對購入的N公司債券計息。
應提年度利息=50000×5%=2500(元)
折價攤銷額=500÷5=100(元)
實際收益=2500+100=2600(元)
根據以上計算,編製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2500
——債券投資(折價)100
貸:投資收益。
(3)長期債券到期收回本息
長期債券到期後,應收回本息。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券,則應收回本金和全部的利息;如果是分期付息債券,則收回本金和最後一期利息。
【例5-32】B公司債券到期收回時,A公司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麵值)50000
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3500
【例5-33】N公司債券到期收回時,M公司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券投資——債券投資(麵值)50000
——債券投資(應計利息)12500
(4)長期債券轉讓
企業持有的未到期債券,可根據需要將其提前轉讓。轉讓時,按轉讓淨收入與長期債券投資賬麵價值和已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應收利息的差額確認為當期的投資收益。
3.長期債權投資價值的期末計量及核算
同長期股權投資一樣,長期債權投資也應在期末進行逐項檢查。如果由於市價持續下跌或其他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投資賬麵價值的,應當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並同時確認投資損失。
長期債權投資減值準備的提取,仍借助“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賬戶完成,每次提取時,應考慮前期減值準備的餘額,用應提數減已提數來確定,提取的方式為按單項投資計提。
【例5-34】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債券,2005年年末時賬麵價值為85000元,而預計可收回金額為80000元,預計減值5000元。為此,甲公司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會計名詞與人生哲理
會計科目:人一生的功過得失可用會計的三大類科目要素表示。資產類表示人生的積累或取得的成績;負債類表示人的過失或所犯的錯誤;所有者權益表示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所顯現的自我實現的價值。
庫存現金:庫存現金有限額,人的生命也有限。現金不能透支,超過額度要送存銀行。同樣,人的生命也不能透支,節餘要保 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銀行存款:人所掌握的知識如同銀行存款。存款若永遠存放於銀行,就隻能是那麼丁點,增值小;人的知識如果永遠停留在頭腦裏,不僅不能增值,而且會遺忘減值。兩者都要隨時變現,才能體現出最大的價值。
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逐漸磨損消耗,折舊增加,淨值減少;人在生命曆程中為事業、為生計嘔心瀝血,減少了有限的生命,增加了無限的人生價值。
長(短)期借款:借出款項能收回,而做錯的事卻永遠是一筆“壞賬”無法收回。它警示人們:做任何事,在是非曲直麵前,一定要三思,慎之又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