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應享有企業注冊資本的份額=1500000×20%=300000(元)

借:銀行存款400000

貸:實收資本——E300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100000

②股份有限公司溢價發行股票,在收到現金等資產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股票麵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計算的金額,貸記“股本”科目;按溢價部分,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境外上市企業,以及在境內發行外資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收到股款時,按收到股款當日的彙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確定的人民幣股票麵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計算的金額,貸記“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股票印製成本等,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溢價發行的,從溢價中抵消;無溢價的,或溢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分期攤銷。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證券公司代理發行普通股150萬股,每股麵值1元,按每股1.3元的價格發行。證券公司按發行收入的3%收取手續費,從發行收入中扣除。收到的股款已存入銀行。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公司收到的股款=1500000×1.3×(1-3%)=1891500(元)

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1891500-1500000=391500(元)

借:銀行存款1891500

貸:股本15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391500

3.接受捐贈資產的核算

接受捐贈會導致企業淨資產的增加,但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沒有必然的聯係。因此,企業接受捐贈而取得資產,不應作為收益,而應作為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處理,在會計核算上應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1)接受現金捐贈。

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①企業接受現金捐贈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接受現金捐贈”科目。

②外商投資企業接受捐贈的現金,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接受捐贈的現金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應交的所得稅,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按接受捐贈的現金資產的價值減去應交所得稅後的差額,貸記“資本公積——接受現金捐贈”科目。

年度終了,企業根據年終清算的結果,按接受捐贈的現金原計算的應交的所得稅與實際應交所得稅的差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資本公積——接受現金捐贈”科目。

【例】某企業(非外商企業)接受現金捐贈100000元。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資本公積——接受現金捐贈100000

(2)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

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企業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

①如果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應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②如果捐贈方未提供有關憑據,按以下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

同類或類似非現金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非現金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當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

同類或類似非現金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接受捐贈的非現金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③如果接受捐贈的係舊的固定資產,按依據上述方法確定的新固定資產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餘額,作為入賬價值。

企業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時,應按上述規定確定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按確定價值計算的未來應交所得稅,貸記“遞延稅款”科目;按確定的價值減去未來應交的所得稅後的餘額,貸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科目。

企業使用、攤銷或處置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時,按規定應交的所得稅,借記“遞延稅款”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同時,按轉入資本公積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例】甲企業為一家內資企業,於2000年12月31接受捐贈一台設備。根據捐贈設備的發票確定其價值為500000元。在接受捐贈過程中發生運費支出10000元,該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率為33%。2005年12月31日,甲企業將該設備出售,獲得價款50000元,款項已存入銀行。出售時,該設備已計提折舊450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稅費,則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2000年12月31日接受捐贈時: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500000+10000=510000(元)

資本公積=500000×(1-33%)=335000(元)

借:固定資產510000

貸:遞延稅款165000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335000

銀行存款10000

2005年12月31日設備出售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60000

累計折舊450000

貸:固定資產510000

借:銀行存款5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50000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淨損失1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10000

借:遞延稅款16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65000

借: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335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335000

4.股權投資準備的核算

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根據長期投資權益法核算的原則,被投資企業因接受捐贈或增資擴股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的,企業應按其在被投資企業所持股份比例計算其應享有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股權投資準備)”科目或者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股權投資(股權投資準備)”科目,貸記“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科目;當投資企業出售或轉讓其所持股權時,再按原計入“股權投資準備”的部分轉入“其他資本公積”,借記“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例】甲公司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為800000元,擁有乙有表決權資本的80%。2004年1月1日,乙公司因接受一項固定資產捐贈增加資本公積100000元,由此甲公司將相應增加資本公積80000元。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其對乙公司的投資作價970000元轉讓。根據上述經濟業務,甲公司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2004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準備)800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80000

2005年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8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80000

5.撥款轉入的核算

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

在撥款項目完成時,對於形成各項資產的部分,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同時,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撥款轉入”科目。

6.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的核算

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外幣時:

①如果投資合同中約定了彙率,應按收到外幣當日的彙率折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合同約定彙率折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貸記“實收資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科目。

②如果投資合同沒有約定彙率的,應按收到出資額當日的彙率折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例】某企業收到外商外幣資本投資100000美元,投資合同約定的折算率為1:6.83,收到外幣資本投資當日的市場彙率為1:6.85。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6.85)685000

貸:實收資本——外商資本(100000×6.83)683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2000

7.其他資本公積的核算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了資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和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以外的資本公積,如接受現金捐贈、無法償付的債務、債務重組收益等。

計入“其他資本公積”的金額可以按規定轉增資本(或股本)。

企業因除上述資本公積來源之外形成資本公積的,應借記有關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企業發生從“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等資本公積準備項目轉入“其他資本公積”的,應借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等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企業獲得債權人豁免或無法支付的債務時,應按照豁免或無法支付的債務金額,借記“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例】甲企業應付乙企業賬款500000元。甲企業償付應付賬款時發現,乙企業已倒閉,該筆款項無法支付。根據上述經濟業務,企業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付賬款5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0000

6.3盈餘公積核算具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