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盤存業務的主要內容
資產盤存業務主要指單位的實物資產從入庫開始,到出庫為止,即在倉庫儲存或滯留期間的業務。由於該業務一般隻涉及公司內部的有關部門,不與企業外部發生關係,很少牽涉到貨幣資金的收支。因此,在內部控製問題上往往不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造成許多企業賬實不符、家底不清、財產短缺現象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資產盤存業務的內部控製製度完善與否,不僅關係到各種存貨的安全完整,而且直接影響企業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利潤指標的真實性。
由於企業的經營方式不同,資產盤存業務的內容也有區別。在工業企業裏,資產盤存業務的內容主要是存貨,具體包括:
(1)原材料的盤存。包括各種原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件、外購半成品等的盤存。
(2)在產品和自製半成品的盤存。
(3)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盤存。
(4)產成品的盤存。
商品流通企業的盤存業務主要針對庫存商品,此外也有材料物資、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盤存。
二、資產盤存業務的環節
資產盤存業務是存貨在倉庫存續期間的業務,它由三個環節所組成:
三、資產盤存業務內部控製的具體要求
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對資產盤存業務實施內部控製:
(1)建立專人保管製度。應當設置專門的倉庫,由專人專職負責各種存貨的保管,通過倉庫“台賬”記錄各種存貨的實物數量變化。無論存貨進入倉庫還是運出倉庫,都必須經保管人員的同意批準,並具備正式的手續和記錄。任何非保管人員一律不得擅自變更庫存物資。
(2)采用永續盤存製度。由於永續盤存製對各種存貨的增減變化,都要在會計賬簿上做連續的記錄,能夠從賬麵上隨時掌握各種存貨的結存數量和金額,並用賬麵結存數與實物盤點的結果相對照,揭露財產管理中的問題,從而形成一種牽製關係。
(3)嚴格財產清查製度。對各種存貨應當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使之經常化、規範化、製度化。清查工作應由專人負責,成立專門的清查小組,不得由實物保管人員獨自進行,以保證清查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在清查過程中發現盈虧,應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區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屬於主觀原因造成的損失,應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嚴重者還應追究法律責任;屬於客觀因素造成,應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對超儲積壓物資,應予盡快處理,以加速資金周轉;對儲備不足的物資,應催促采購部門盡快購買,以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總之,通過財產清查,不僅要完善資產盤存業務的內部控製……而且要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麵提高。
(4)嚴把“入庫”、“出庫”兩個關口。把好入庫關,能夠使資產盤存業務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把好出庫關,能夠有效地防止資產盤存業務中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