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翻手雲雨(1 / 2)

霍光這麼說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他還記得當日他南征離開長安那日,那些勳貴外戚私下贈送給他的奴仆便有兩千多人,而且這些所謂的奴仆還各個都是披甲帶馬的精銳騎兵。如果漢武帝北巡,那跟隨漢武帝一起的勳貴朝臣,還有各地諸侯,這些人所帶的私兵如果加在一起肯定是一個及其龐大的數目。

霍光此話一出,不僅漢武帝明白了霍光的意思,滿朝文武又有哪一個不是人精,自然也明白了霍光的打算。

“但若讓劉姓諸王也隨軍北巡,此事恐怕有些不妥吧?不說這些諸王分散各地,要短時間來到長安也不可能,再說諸王全部離開封地,動搖國本不說更加違背祖製啊!”這次說話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頭,此人名叫劉安國,正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卿,論輩分還是劉徹的叔伯輩。

“陛下即是北巡,臣請陛下準許太學弟子隨軍。”霍光沒有直接回答劉安國,而是對著漢武帝再次躬身奏道。

“安陽侯在太學半年有餘,看來跟這些孩子們也是有了感情啊!雛鷹終究是要翱翔天際的,就讓這些孩子們提前見識一下我大漢的大好河山,此事......朕準了!”漢武帝看著霍光,心中已經樂開了花,對於霍光的提議也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當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之間,已經將這件事給定了下來,這個時候朝臣們才基本上反應過來,卻無不在心中大呼霍光奸詐。

霍光這一提議表麵上看起來沒什麼,可是誰都知道能入太學的少年,幾乎都是世家大族權貴子弟,甚至還有不少的列侯子弟和諸王子孫。霍光不僅擺了朝臣一道,還將這些權貴世家,列侯諸王都擺了一道。這些就國列侯和藩王無法隨漢武帝北巡,那麼他們在長安的子弟可以隨漢武帝北巡吧,這些人哪怕一人隻帶幾個仆從侍衛,加起來又是兩三萬的大軍。更關鍵是霍光和漢武帝給出的理由如此冠冕堂皇,由不得這些太學弟子不去。

如今眾人看向霍光的目光已經變成了深深的忌憚,半年不見霍光雖然沒了官職空有爵位,但是他依然能夠幾句話就左右天下局勢,堪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更難得的是,如今的霍光漢武帝對他沒有絲毫的戒心,甚至還越發的倚重了!

“好,北巡和封禪之事就此定下了,一月之後待大軍齊聚長安,朕便北巡匈奴彰顯我大漢天威。”漢武帝從未如此的意氣風發過,大軍未動,漢武帝仿佛已經看到了,整個北方的匈奴大草原都在自己的鐵蹄下瑟瑟發抖。

“陛下,不知烏孫昆莫所提的和親請求該如何回複?”當封禪和北巡之事都已塵埃落定的時候,張騫出列奏道,這時候終於開始了原本屬於這場朝會的內容。

昆莫是烏孫對國王的稱呼,等同於於大漢的皇帝和匈奴的單於。如今的烏孫昆莫名叫獵驕靡,是個已經五十來歲的小老頭了。而烏孫國則是目前西域諸國中較大的一個國家,擁有近十萬騎兵,如果能得到烏孫國的同盟,大漢便能與烏孫兩麵夾擊,進一步的壓縮匈奴生存空間。

因為匈奴的活動範圍實在太大了,不僅整個大漢的北麵都是其遊牧區域,甚至匈奴的騎兵還時常進入到西域地區。因為利益關係,烏孫也時常與匈奴發生小規模的戰爭,所以這個西域上的強國就成了大漢天然上的盟友。

“和親?烏孫公主.......這一切終究會發生嗎?”霍光跪坐在席位上,心中卻是百轉千回。當張騫說到烏孫昆莫請求和親的時候,他便不禁想起了故園中那個總是站的遠遠的瘦弱身影。

“宗正以為如何?”漢武帝看向劉安國問道,和親雖然不一定非得皇帝的女兒,至少必然是宗室女子,在這方麵沒有人比劉安國更清楚了。

劉安國挺直了身子,對著漢武帝微微一拜說道:“宗室之女的話,如今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是誰?”漢武帝平靜的問道。

“罪臣劉建尚有一幼女,此女喚名細君,年方十三,如今人也在長安,若作和親人選在合適不過!”劉安國幾乎沒怎想就回答到了。

像劉細君這樣有罪的宗室之女,用作和親也算是比較好的一種結局了,至少皇帝會給她一個公主的封號。如果遇到疼愛自己的外族首領,也能圓滿的過完後半生。當然更多的和親公主最終也隻是被異族首領當做玩物而已。

“陛下,臣覺得宗正之言可行。如此一來既能締結大漢與烏孫友好,又能讓江都王女戴罪立功,也算為她的父親贖罪!”張騫也跟著附和道。自從張騫回朝,幾乎由他一手主導這西域諸事,對於選擇劉細君為和親人選,張騫也是非常滿意的。

“江都王的女兒?”漢武帝小聲的說道,是心中還有些猶豫。

江都王劉建是他的侄子,劉細君算起來也是他的侄孫女,在漢武帝的印象中江都王一脈應該已經斷絕了,當得知劉建還有這麼一個幼女的時候,漢武帝心中竟然真的有一絲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