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3 / 3)

從第一次在甘泉宮見到漢武帝,那時候霍光戰戰兢兢,對漢武帝更是敬畏有加,而那時候高高在上的漢武帝,在霍光心中也如神明一般。

隨後霍光越發的了解了這個皇帝,伴隨著自己南征北戰,不僅見識了一代雄主的雄才大略,也見識了他史書中不曾記載的人性的一麵。

再後來連漢武帝也開始正視起霍光來,兩人開始心照不宣的交鋒,君臣間暗地裏相互鬥法,既有刀光劍影也有心心相惜。

最後內憂外患,交困中的漢武帝選擇了與霍光妥協。而從那一刻起,霍光完全將漢武帝看作了一個普通的人,一個有弱點有情感的人!

漢武帝出殯後的第三天,未央宮中第一次舉行了一場大朝會。這次不僅有長安滿朝文武,還有十多位劉姓諸王也一同列席。諸王自然坐在了所有朝臣之上,而這一次朝會之後,這些奔喪的劉姓諸王也該各自返回封地了。

這場朝會的象征意義更大過實際意義,一開始的話題自然還是讚美先帝的功業,而後便是勉勵諸王與臣公,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共同輔佐新皇,讓大漢更加輝煌雲雲。

劉姓諸王和朝臣們自然很是配合,而後因為劉姓諸王要返回封地了,作為主人的皇帝,在這些宗室即將離開長安前,還會有一次例行的賞賜。對於劉姓諸王的賞賜,多是一些禮器,像梁王與淄川王這樣有功,又與天子親近的藩王,皇帝劉進直接賜予了天子旌旗。其它的一些諸王或賜予權杖,或賞賜禮器編鍾之類。

整個賞賜的過程都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等到所有的封賞都結束時,眾人都以為今日朝會應該結束了。不過就在此時,一個眾人意想不到意外突然出現了。

“宗正卿覲見......”當劉進正打算說出退朝這兩個字的時候,未央宮大殿外一個內侍突然喊道,聲音傳入殿內,讓所有人都眉頭一皺。

老宗正劉安國,如今的輩分高的離譜,因為他是先帝的皇叔,現在的皇帝都不知道該如何稱呼這位宗室宿老了。而他在皇室的地位早已無人可及,早在漢武帝時期,劉安國便有了不用上朝的權利,但他一直占據著宗正卿的位置,隻要他不死也沒人有資格能夠接替這個位置。

隨著內侍的聲音響起,眾人轉頭看向殿外,隻見劉安國在兩個內侍的攙扶下,手持一根金色權杖,緩慢的向殿內走來。

今日劉安國穿了一身非常隆重的禮服,那根漢武帝禦賜的金杖也被他拿了出來。當朝臣們看到劉安國手中的金杖時,許多人都麵露思付之色。因為漢武帝許多年前便賜予了劉安國金杖,可這位老宗正為人也算低調,從未在人前顯露過此物,卻不知今日他為何要如此隆重的帶著先帝禦賜之物來朝會,還是在朝會即將結束時才來。

劉安國走的很慢,慢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他而動。看到劉安國入殿,劉進對著身旁內侍吩咐道:“為老宗正賜座。”

很快劉安國便被攙扶到了劉姓諸王之上的位置,雖然這位宗室宿老爵位不高,但架不住輩分高,就算這些劉姓諸王中,年紀最大輩分最高的,也要稱呼劉安國一聲皇叔。

劉安國來到大殿上首,目光掃過這些劉姓諸王,這些人每一個他都能叫得出名字,甚至說出他們從小到大的事跡,因為這些人的冊封都繞不開他這位宗正。

“見過老宗正!”劉姓諸王紛紛起身,躬身對著劉安國施禮,在這個以孝道治國的時期,諸王也不得不以晚輩之禮先行拜見。

“都來了啊......來了就好......先帝曾對我有言.....待諸王即將離開長安之時,命老臣來宣讀先帝最後的遺詔......現在請陛下和諸位接旨吧......”劉安國看了諸王一眼,最後目光又落在禦階上的新皇帝劉進身上。他一邊說著一邊從衣袖中抽出一卷錦緞,竟然是漢武帝最後的遺詔!

誰也沒想到,在漢武帝下葬之後,還安排了劉安國這位宗室宿老,在如此特殊的時候再宣讀遺詔,而這份所謂的遺詔內容,更讓所有人都好奇不已。

一聽是先帝遺詔,劉進也鄭重的走下了禦階,立於劉安國身前。與此同時劉姓諸王也躬身而立,滿朝文武紛紛起身。

劉安國看到殿中之人都做好了準備,便緩緩的打開了錦緞。此刻他的臉上也露出了期待與好奇,因為這份遺詔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其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