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活在當下,透悉人生的經與緯(1 / 3)

人生,是一部作品,是每個人用自己生命之“經”,與時間歲月之“緯”編織出來的作品。絕不要指望所有的人會對自己的人生作品喝彩。因為,幸福與快樂隻是自己的內心感覺。因為,活在當下才能透悉人生,善待自己才會淡定從容。

1.人生,怎樣才能活得幸福和有意義

人生,是一次漫長而艱辛的生命之旅。幸福則是人人希望得到的、陪伴自己走過一生的最佳伴侶。因為,一旦有了幸福相伴,生命中就會充滿笑聲,人生就將不再孤單。

然而,幸福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人生幸福?這一問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想得明白的。

溫馨提示:

什麼是幸福的人生?答案很簡明:快樂的存在即是幸福,美好的感覺即是幸福。知足長樂就是幸福,活在當下就是幸福。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這樣說過:“幸福隻是一則美麗的童話,一出豔麗的寓言,而不幸才是真正的故事,真正的人生。”這句話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讀懂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幸福就離自己不會太遠了。

在當今社會裏,如果詢問一個人:你現在活得快樂嗎?過得幸福嗎?答案往往會出人所料。那些看起來幸福的人,或許正在被煩惱折磨著;那些看起來貧困的人,恰恰每天的生活裏都有笑聲和歌聲;那些本以為自己幸福的人,卻終日憂心忡忡;那些本以為不可能幸福的人,卻意外找到了幸福。可見,人們對幸福的理解不同,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會不同。其實,幸福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幸福也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關健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活在當下,活得真實,活得有意義。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渴望幸福,但當他們怨天尤人、與人較真的時候,幸福已經離自己遠去。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當一個人總在羨慕別人的幸福時,卻並不知道自己正被別人也羨慕著。有一對擺攤賣鴨脖的夫妻倆,每天的收入僅夠維持溫飽。兩個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對方過得快樂。當夫妻二人無意中獲得一次機會,走上了某電視台的綜藝舞台上時,他們獲得的不僅是觀眾的感動與喝彩,還有自己平生中最大的快樂與幸福。

也有這樣一對夫婦,身居高官,家中的財產已足夠一生甚至幾生享用。而兩個人的貪欲卻永無止境。他們最大的快樂是每天坐在床上去數那些貪汙受賄來的錢。當二人終於鎯鐺入獄時,一切均成泡影。他們獲得的是萬人的唾罵與鄙視,是自己人生的悔恨與生命的終結。如果仔細想想,人們就會發現,所有人的人生,其實都不過是自己用生命“經”與時光“緯”編織出來的作品。在自己創作並完成的人生作品中,你可以填注幸福與快樂,你也可以充斥煩惱與憂傷;你可以讓生活有滋有味,你也可以讓生命空虛落寞。因此,獲得人生幸福的關鍵,是需要透悉人生的經與緯。這其中有三點最重要的啟示:

其一,人生是個短暫的過程,幸福卻可以填滿整個人生。所以,一個人幸福與否,懂得為什麼活著,明白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至關重要。

其二,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幸福常常也會有缺憾。所以,美人魚有了腳未必就幸福,一個人失去了珍愛未必就不會得到幸福。

其三,人生需要活在當下,幸福從不會透支。所以,總在尋找幸福的人幸福其實就在身邊,不會感悟真實生活的人,也不會享受真正的幸福。

今天或許是上蒼有意在考驗著芸芸眾生,常常將現代人短暫的生命、膨脹的欲望、脆弱的心靈,和外界那些瘋狂的誘惑、冷暖的世故、不幸的現代攪和在一起,交織在一起,而讓我們自己從中去尋找人生的真諦,去破解幸福的謎底。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這樣去思考:

如果活得簡單和自在卻因此而口味到幸福的滋味,那麼何必讓自己活得辛苦,活得很累。

如果奮鬥一生卻隻能換來平凡快樂的生活,那麼何苦讓自己背負更多的重擔。

如果人生的意義就在認真過好每一天,那麼,何嚐不讓自己把握住現在,活在當下。

2.追求幸福從善待自己開始

人生如同競技場。雖然,隻有領先者才能獲得成功,然而,所有的參與者卻都能獲得快樂與幸福的獎勵。

其實,幸福就在你的身邊,幸福從善待自己開始。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學會善待自己,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善待自己,打開幸福的天窗,縷縷清香就會沁人生命的深處。

一個人,可以對自己不滿意,但絕不能虐待自己。因為,生命的長度雖然是上蒼賜予的,但生命的寬度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怎樣妥善經營好溫馨提示:

光陰易逝,生命如花。善待自己即是善待人生、善待生命。善待自己是一種尊重生命的理智選擇,善待自己就是關愛世界。自己的生命,這完全依賴於我們自己。

生命的意義在於我們用心去體會,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去善待。沒有任何事可以成為你結束生命的理由,生命是寶貴的,隻要生命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向上目標,隻要把生命的每一個細節都細細地咀嚼,生命就會永遠鮮活而多彩。在一次聚眾講道時,佛祖問眾弟子:“人生有多長?”

有個弟子回答說:“50年。”

佛祖說:“不對。”

弟子又說:“40年。”“30年。”“20年。”……答案越來越小。

有個弟子甚至回答“一個小時”。佛祖依然笑著搖了搖頭。

忽然有個弟子茅塞頓開,說道:“人生難道隻在一呼一吸間?”佛祖聽了,笑著點點頭。的確,人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間,即使長命百歲,也無非是一呼一吸的多次重複,時光易逝,生命有限。

在這有限的生命周期裏,無論是誰,都要學會善待自己。因為忽視自我關愛,生活的利刃就會割傷自己的身心。善待自己,才不會逃避自己,喪失自己。

善待自己,就是讓我們在人生的征程中,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束鮮花,自己給自己一束陽光,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無論怎樣都懷著美好的情感和願望堅定地活下去,勇敢而快樂地走過一個又一個日子。

善待自己,就是多對自己說讚美之辭,接納自己的情緒、主動去做讓自己舒服的事、拒絕去做使自己不舒服的事,包括:對自己的寬容,為自己的感動,為自己的流淚,給予自己的同情和憐憫,給予自己的溫暖,允許自己犯錯誤,允許自己做傻事。

讓我們牢記吧:善待自己,就是玫瑰刺痛後仍然懂得享受花香;善待自己,是一個人的夜路卻總能尋到前方的燈光;善待自己,是生命快樂的宣言,是對生命最莊重的承諾;善待自己就是修正自己;善待自己就是珍惜生命。

生命就像一個沙漏,隨著時間的推移,沙漏中的細沙越流越少,直至蕩然無存。不必羨慕集萬般寵愛於一身的紅星,不必哀歎自己平凡無為,能活著就有希望。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那就當一叢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小灌木,那就當一片小草地;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學會善待自己,需要我們平淡地看待虛浮的名利,理智地去掉莫名的煩惱,巧妙地解除心靈的羈絆;學會善待自己,需要我們換一種輕鬆的活法,獲一身爽適的健康,多傾聽生命的聲音,多采擷人性的光輝,就能多感悟人生的真諦,開啟智慧的心靈,我們就能把握美好的生活,並時時在高質量的海洋裏暢遊;學會善待自己,才會讓自己過得好一些,才會讓生活過得豐富一些,才會感悟到活著就是快樂,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3.獲得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的快樂與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態度。就像英國哲學家彌爾頓說的:“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佛法也有“一切唯心造”的類似觀點。佛家認為一切煩惱,皆由心生;一切痛苦,皆由心受;一切善惡,皆由心起。為什麼有些人靠領救濟,甚至街頭要錢度日卻整天樂樂嗬嗬?為什麼有些人事事順意,卻仍然鬱鬱寡歡。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我們自己心中,就看我們如何選擇。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生前十分善於自己找樂子,他找樂子的方法就是跟孩子們相處,隻要見到孩子們,他自己也變成了老頑童。不是摸摸孩子的頭,就是抱起孩子親,再就彈小腦殼兒,孩子叫他一聲“爺爺”,他就高興得合不上嘴。他還喜歡把孩子逗哭,因為他認為“聽小孩哭或笑是最美的音樂。”

馳名海外的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生前也有著童心童趣,他愛看兒童動畫片,愛看電視劇《西遊記》,還喜歡玩一種叫“石屋裏的和尚”的遊戲。就是一個人盤腿坐在帳子裏,放下帳門,披著一條被單,自言自語。這似乎沒什麼好玩,但錢鍾書卻能自得其樂,玩得很開心。他還喜歡臨睡時在女兒的被窩裏埋“地雷”:把各種玩具、鏡子、刷子,甚至是硯台或大把的毛筆一股腦兒埋進去,女兒驚叫,他大樂,這種遊戲錢鍾書百玩不厭。溫馨提示: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命由心改。快樂不是他人賜予的,也不是用錢能買來的,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中去發現的。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人們心中,隻有自己的內心才是製造快樂的源泉。讓我們來算一筆賬:人的一生,除去少不更事的少年時代,除去60歲以後的垂暮之年,人生隻有40年的好光景,總計14600天。就是這不到15000天的時間裏,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在睡眠之中。剩下10000天的生命,不管你是高興地過,還是痛苦地過,結果都一樣:過一天少一天。既然這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讓自己快樂起來呢?上帝和天使們召開了一個會議。上帝說:“我要人類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後才能找到快樂,我們把人生快樂的秘密藏在什麼地方比較好呢?”

一位天使說:“把它藏在高山上,這樣人類肯定很難發現,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