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樂觀自在,不為貧富貴賤而煩憂(2 / 3)

農人聽了,明白過來,立刻懺悔,用上好的奶飯供養佛陀。他說:“佛陀,請接受我的供養吧!你已經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種子,我將有幸福的收獲。”那些總是隻看到事物陰沉黑暗一麵的人,那些總是預測自己可能不利和失敗的人,那些隻看到生命中醜惡肮髒和令人不快一麵的人,必將會使自己一步一步接近他們看到和擔心的那些東西。

譬如:一群因地震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們,各人的心態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在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去。那些將困境視為絕境的人因意誌崩潰而導致體內能量係統不能有效地工作,身體各個機能逐漸喪失。在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這將是把他們迅速推向死亡的死神之手。而那些意誌堅強,堅信光明終究會到來的人,體內會製造出永不枯竭的生命能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就是樂觀給我們提供的力量,它大到足以支撐整個生命。

一個瓶子中裝了半瓶水,樂觀的人會說,太好了,瓶子裏還有一半的水呢;而悲觀的人則說,太糟糕了,隻有半瓶水了。人的一生基本上都隻有相對的成功,就如同瓶子中裝了半瓶水,就看你怎樣看了。

樂觀是一種精神,處於困境時,樂觀是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擺脫困境,靠的就是樂觀的精神,在樂觀精神的感召下不斷努力拚搏。沒有樂觀精神,處於困境的企業就無法起死回生;沒有樂觀的精神,懷才不遇的才子一生隻能抱怨,沒有任何施展才華的機會。有些人被打擊擊垮,就是由於缺乏樂觀精神。

為人是樂觀還是悲觀,也許是天生的,但隻要肯努力練習,悲觀的人也能學會開朗地思考問題。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如果你一發現自己有消極、自暴自棄的思想就把它控製住,你便能把情況進行重新評斷,這樣結果還不至於太糟糕。

每天利用幾分鍾的時間,想像明天、下一個星期或是明年,都可能發生許多愉快的事情,不要對未來煩惱或憂慮。多想想美好的事情,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計劃實現它們。如此一來,我們就養成了樂觀的習慣。

然而,盲目地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並不是樂觀,而是無知。樂觀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使你具有前瞻性的遠見,根據合理的判斷,做出適當的決定,因此每一件事情都能水到渠成。

你可以成為真正樂觀的人,麵對未來,理智地分析與評估各種因素,然後再決定行動,讓一切如你所願。未來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將一無所懼。

4.愉悅生活,歡喜心是一副人生良藥

溫馨提示: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如果我們有著淒慘的思想,我們就會淒慘。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裏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為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著看他們的反應。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麵還下著這麼大的雪!”

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條合適他的凳子;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即使天空下著雨,他的心情也是明媚的。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八佰伴的總裁和田一夫,72歲時遭到嚴重挫折,他苦心經營的企業不幸倒閉,這一下,使他從一個國際知名的企業家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

有人曾預言:和田一夫肯定會自殺,要麼從此一生窮困潦倒。然而,出乎人們的意料,和田一夫沒有沉淪,沒有墮落,更沒有自殺。他同幾個年輕人一起辦起了一家網絡谘詢公司,挑戰從未接觸過的新領域,結果還搞得紅紅火火。

於是,大家問他是如何成功地從失敗之處站起來的?和田一夫說,從年輕的時候起,他就要求自己每天寫一篇日記,隻記錄快樂的事情。他把這種日記叫做“光明日記”。而在他擔任公司總裁期間,公司堅持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在談工作之前,要求每個與會者用3分鍾時間談一件自己本月最快樂的事情,以此調整大家的心情,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他把這種例會稱之為“快樂例會”。所以,在挫折和失敗麵前他能泰然處之,他說唯一的路是再創事業,再創輝煌。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壓力,可天下釋解壓力的靈丹妙藥恰恰就在於常有一顆歡喜心。

5.笑對人生,笑顏常開解除煩憂

笑是七情之一,俗說話“笑一笑,十年少”。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溫馨提示:

笑聲,是生活最不能缺少的滋補品和調味劑。假若我們每天都能開心地笑幾回,那麼,生活就會從此遠離煩惱。標誌之一,是精神愉快的表現。巴甫洛夫說:“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易於感受,不管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健康。”而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會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笑還能對心理活動產生很大影響,我國就有“樂以忘憂”的古訓,可見笑的重要,笑是生活的需要。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友好愛笑的民族。“中國人的微笑”,給許多來訪的外國朋友留下美好的印象。在我國文學典籍中,單一部《紅樓夢》,關於笑的描寫就不下幾十種之多。《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打了勝仗哈哈大笑,打了敗仗竟也仰麵大笑。《聊齋誌異》裏的《嬰寧》總共不過5000多字,就寫了“笑容可掬”、“笑不可遏”等14種形態的30多個笑,真是笑得不亦樂乎!

笑,常常是解決矛盾、化幹戈為玉帛的法寶。例如,張三從李四門口走,李四未發現張三,突然從屋裏潑出一盆水,使張三頓時成了“落湯雞”。這時李四趕忙賠笑,連聲“對不起”,張三見到笑容,一句“不要緊”也便完了。相反的,倘是李四來個“不怪我”,張三還句“瞎眼了”,事情就要麻煩。俗話說:“抬手不打笑麵人”,可見笑的威力。

笑,還有個笑法問題。在不同笑法中,它能蘊含的思想感情是很不一致的。一些電影常表現英雄犧牲時最後笑一下,這種笑所表現出的烈士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是真實可信的。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碰到什麼困難,或遇到一些問題,產生一點矛盾,便收起笑容,或悲觀失望,或怒目相向。要求這些人學一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懂一點艱苦奮鬥、苦盡甜來的道理和事物發展的規律,這對他們保持健康的笑容,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活中少不了笑。“出門一笑大江橫”,“相逢一笑泯恩仇”。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使我們的周圍洋溢著健康明朗的笑,親切友好的笑,文明禮貌的笑,充滿信心的笑。

6.樂觀豁達,凡事都要看開一點

生活不是開心果,總會充滿了煩惱,甚至不幸。然而一個豁達之人,即使到了告別這個世界的那一刻,也會用微笑與快樂為生命送行。兩個水手因為船隻失事而流落到一個荒島。

甲水手一上岸就愁眉苦臉,擔心荒島上沒有充饑之物,沒有落腳之溫馨提示:

當不可預料的打擊降臨的時候,當我們無法改變悲劇命運的時候,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快樂的心情好好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處。乙水手卻一上岸就為自己將要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歡呼。

兩個人在荒島上找到一個山洞,乙水手為今晚有地方可以睡一個好覺而慶幸,甲水手卻擔心洞裏麵是否有怪獸。乙水手安然入睡,甲水手輾轉難眠,不知道明天怎麼度過。

上帝可憐兩個水手,竟然讓他們在荒島上意外地發現一袋糧食。乙水手高興得手舞足蹈,而甲水手擔心怎麼把生米煮成熟飯,煮出來的飯是否咽得下。

島上沒有淡水,他們不得不喝海水。乙水手說:“喝淡水喝慣了,喝喝海水換換口味。”而甲水手極不情願地把海水咽下。

每吃完一頓飯,乙水手總是很滿足地說:“又過了一天。”而甲水手總是歎氣:“唉,假如糧食吃完了該怎麼辦呢?”

糧食一天一天減少,終於被他們吃完了。荒島上還有些野果,他們采摘回來。乙水手說:“運氣真好,竟然還有水果吃。”甲水手哭喪著臉說:“從來沒有這麼倒黴過。上帝不要我活了,竟然要吃這樣的野果。”

終於野果也吃完了,他們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吃的東西了,隻好挨餓。為了保持力氣,他們隻好躺在洞裏休息。乙水手說:“想不到我竟然什麼也不用做還可以睡覺。”甲水手絕望地說:“死亡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最後一刻,他們都堅持不住了。乙水手說:“現在終於可以拋開一切煩惱,投奔天國了。”甲水手說:“我還不想下地獄。”

乙水手死了,臉上掛著微笑。

甲水手死了,臉上充滿悲傷。同樣的結局,不一樣的人生。既然結局無法改變,何不快樂地麵對人生,充分享受生命中的樂趣。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經曆了三起三落,每一次的跌落對一般人來講,都很難忍受,但鄧小平沒有絕望,把它當作曆練自己的一次機會。有起必有落,有落必有起,否則就不是人生。塞翁失馬,並不著急找,是他不需要馬嗎?不是,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費盡周折也不一定找得到,得不償失,還不如順其自然。結果,那匹馬不但跑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大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