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家長們最熱衷談論的幾乎全是考高分、考大學、出國深造、做官、成專家之類的話題,卻未意識到這樣的結果隻會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價值的深度和高度,怎麼能與成名成家、做官賺錢等畫上等號呢?如此看重功利名望,一些人一旦爭名奪利失敗,便一蹶不振,對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熱情,從此人生變得黯然無光,這實在是當代人的悲劇。
每一個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對榮譽和權力的追求都應該注意節製。不然,把榮譽和權力看得過重,不惜一切代價地想把它們追求到手,豈不是將人生過得過於功利和枯燥了?人生的美好豈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由於權力地位與名利連在一起,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爭奪權力地位的鬥爭。這種鬥爭往往環環相扣,一旦投入其中,便會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從古至今,圍繞著權勢曾演出過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劇。還有那麼多想當官而當不上官的人,他們不但自己飽嚐無奈、愁悶、痛楚,還給家庭罩上了無限的陰影。所以說人生諸多煩惱,多由貪婪權勢引起;人間諸多禍患,也多由貪婪權勢招致。因此追求名譽和權力的時候,更應該銘記的是“君子愛財、愛名、愛權”都得“取之有道”。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人們總是在各種可能的條件下,卻選擇那種能為自己帶來較大幸福或滿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也還可以有另一種活法,那就是甘願做個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飯,布衣褐裘,以冷眼洞察社會,靜觀人生百態,這樣就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功成名就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並不難,隻要用勤奮和辛勞就可以換取,就是需要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拚搏。就一般情況而言,多得一份功名利祿,就會少得一份輕鬆悠閑。而一切名利,都會像過眼煙雲,終究會逝去,人生最重要的,還是有一個溫馨的家和腳下一片堅實的土地。
曠世巨作《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說過:“一直要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後,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而真正的自由又是什麼。”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很累的心,因為它隻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我們常羨慕那些名人的風光,可我們是否了解他們的苦衷?其實大家都一樣,都希望能為自己活著,為自己活著的生活才更有意義。
世間有許多誘惑:桂冠、權貴……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隻有生命最美,快樂最貴。我們想要活得瀟灑自在,要想過得幸福快樂,就必須做到:學會淡泊名利享受、割斷權與利的聯係,無官不去爭,有官不去鬥;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時光。這樣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否則,太看重權力地位,一生的快樂都會毀在爭權奪譽中,那就太不值得,也太愚蠢了。
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權力地位,乃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得到人生幸福和快樂的智慧所在。
3.在寧靜中保持生命的真實
在紛繁複雜、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不少人都感到自己的命運就像風中的一片落葉,被社會這股颶風吹得無所適從。塵世的喧囂與浮躁,浸染著一顆顆迷茫而脆弱的心靈。人們在努力追求著財富,但真正有錢了以後卻麵臨著新的貧困:“窮得隻剩下錢了!”
溫馨提示:
讓心靈寧靜,讓心態祥和,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如果你能放下一切雜念,如果你能學會欣賞生活,心中就會一片清澄。一些人心靈世界的孤獨與迷惘、矛盾與痛苦、失落與壓抑、焦慮與恐懼等等,是他們心靈上所麵臨的最大問題,許多所謂暫時的快樂僅僅停留在痛苦煩亂的人生表象上,而現代人最需要的,恰恰是超越這些表象之外的一顆寧靜之心。
塵世的浮躁喧囂,很折磨人也很磨煉人,常常在得失成敗中,令人穿心揪腸,在苦風愁雨中令人心神不寧。對許多紅塵男女來說,時時噪動的心始終無法得到片刻寧靜。
所以,要真正擁有如禪一般的寧靜境界,卻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這其中,最需要一顆平常之心。
有了寧靜之心,才能勘破紅塵,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快樂。為此,需要以靜製動,以守為攻,以退為進,把生活中放在心上的東西放下,虛心以待。同時,消滅心頭妄火,放開自己,順其自然,自自在在,聽任直覺啟示,無為而無不為,把漫射外麵的神光收斂,再聚焦返照內心,向內心處用功夫,向身外用功夫。一旦機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漸臻寧靜之境。
一旦我們學會品味寧靜,我們的生命就將得到拯救和改造。當太陽開始升起,生命將會展開它那美妙的真實,我們的心靈將充滿著慈悲、清明和喜悅,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過得像欣賞藍天那樣舒暢愜意,而每一天都在變得更美麗、更安詳、更健康。
我們寧靜的心中所產生的慈悲的力量,也將會改造生命,使它變得更美好。用慈悲、寬容、理解的心態來看待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的存在,能幫助我們透過煩亂、迷茫和痛苦的生活表象,真正地生活在現實,從而更能欣賞生活中的美妙。
有一句歌詞寫得好:“終點又回到起點,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心靈的化境就是回歸初時的平淡,磨難之後的返璞歸真。十月懷胎的苦楚,分娩前的陣痛,都隨斷臍而化解為新生命的歡樂,又迅速歸於平靜。
遠山雖然千萬重,然而層次分明,藍天雖然無雲,然而意境深遠。一切迷惑、虛妄和狂躁,正像是一場春雨之後,落花殘紅盡隨流水而去。一位國王發布了這樣一條告示:如果哪位畫家可以畫出最能代表平靜祥和意境的畫,就能得到一大筆賞金。告示一出,許多作品被送到國王麵前,其中有黃昏的森林、寧靜的河流,沾有幾滴露水的玫瑰花瓣、天空高掛的彩虹……最後入圍的隻有兩件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平靜的湖麵,映著周圍的高山、藍天和白雲,湖左邊的角落裏有一間小屋,小屋開著一扇窗戶,煙囪裏的炊煙嫋嫋升起,不難想象,那裏正有人在準備晚餐。
第二幅作品:畫著一座怪石嶙峋、尖銳孤傲的山峰,天空漆黑,閃電縱橫,一幅暴雨急風的景象。但如果你仔細去看,可以看到險峻的岩石縫中有一窩小鳥。盡管天地間一片狂風暴雨,小鳥卻在窩裏靜靜地睡覺。
國王把獎金頒發給了第二幅畫的作者。他的解釋是:寧靜祥和,並不是無噪音、無汙染、無人煙的地方才找得到,它是一種感覺。寧靜的真諦隻有一個——就算身處逆境也能維持心中的一片清澄。心靈進入清明境界,需要的是一個“靜”字。靜是寧靜、清靜、寂靜。靜是鬆弛、通暢、自由,是一無所有,空空寂寂的境地。
入境前,迷迷蒙蒙,不識廬山真麵目,卻道山中多風光,入境來,空空明明,洞悉此山卻也無。生活還是生活,工作還是工作,花開花落,平常心情。此時的你,會在靜中發現更多的美好,得到更多的快樂。
4.在淡定與從容中品出人生真味
淡定與從容是一種大家的風範,也是一種海闊的氣度,更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成熟。
現代生活的壓力已經像重重大山一樣壓在人們肩上,我們要學會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保持生命的從容和淡定。在從容中品味出生活的樂趣,溫馨提示:
生活不全是豔陽天,當浮雲遮日時,心靜下來就能感受著陽光的溫暖;人生也不盡是五彩路,當圃障重重時,心靜下來就總能找到成功的出口。發現身邊的美麗。在淡然中顯示處變不驚,安詳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灑脫一些,隨遇而安一些。人生隻不過是過容,一生追求、尋覓得來的東西,到頭來一樣也不會帶走。因此,做人就不要太過執著,這樣反而可以開心一些,可以從容一點。
有時候從容就是在不經意間的揮灑。當一個人在逆境中奮起時,這時是一種從容;當一個人失意而微笑麵對時,這也是一種從容;當一個人在災難麵前凜然自若時,這還是一種從容;當一個人麵對榮辱而仍是一副坦然的神情時,這更是一種從容;當一個人麵對世間的功名利祿而仍然保持淡定,擁有不迫的心境時,這更是不折不扣的從容……
無論麵對怎樣的生活境況,無論生活帶來的是歡樂還是憂愁,都要保持一份從容的心態,保持一份淡泊的心情。成功時,不沾沾自喜,反而會更加欣賞自己的努力;失敗時,也不垂頭喪氣,反而會從中獲得經驗和教訓,繼續努力;給予時,不因自己一點小小付出斤斤計較,反而會放寬心情,收獲快樂和幸福;寬容時,也不因自己的“小心”後悔錯失了美麗,反而會為自己的博大而自豪……
生活中,保持著一份淡然,我們就不會慌亂於應對種種風雨。盡管殘酷的競爭時時滲透到生活中每個角落,人們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隨時充塞著繃緊的心弦。
但是,隻要有了這份從容,生活便會留給我們一份平靜和坦然。也許,許多事情我們無法預料,更無法強求;也許,很多的悲歡離合使我們無所適從,更無法麵對。但是,隻要保持一份從容,一份坦然,那麼,人生一世,無論平凡與顯貴,都會如小溪流水般自然清澈寧靜,生活自然也就不會有所遺憾了。